中國香港青年軍以第八名完成「世界青年欖球盃2023」
[ 2023年7月31日,香港 ]: 中國香港20歲以下欖球青年軍昨日(30日)於肯亞內羅畢出戰「世界青年欖球盃」名次賽,港隊以47:22 不敵美國,最終以第八名完成今屆賽事。
港隊面對美國開賽早段便受壓,短短10分就被對手連續兩度達陣,落後14:0。及後港隊在美國半場進行反擊,由前鋒們在對手門柱攻破防線,再由後衛Dylan McCann 角球助攻,最終讓勾鋒Dewi Simons 達陣,將比分追至5:14。但美國在半場完結前再次成功達陣,將優勢擴大至19:5。
易邊後,遊刃有餘的美國再次向港隊施壓,在比賽還剩30分鐘前已再次兩度達陣,以33:5大幅領先港隊。這個比分一直維持至比賽最後15分鐘,這亦是比賽競爭至最激烈狀態的15分鐘,當中出現了3次達陣,兩張黃牌和一張紅牌。
在第65分鐘,美國第五度達陣將領先優勢擴大至40:5, 及後卻因Henry Duke 在接觸區內犯罰而收到第一張黃牌。戰至74分鐘,今屆賽事中最年輕球員,年僅17歲的翼鋒Fritz Mahn 看準空檔為港隊取得今場第二個達陣,並由McCann 踢入附加罰球將比分追至12:40。
隨後港隊防守出現失誤,讓美國在港隊半場重新發球,經過幾次進攻後便再次達陣,再拉開比分至47:12。後備席邊鋒Charles Warren 立即作出回應,以一腳出色的個人射門為港隊取分至17:47。Duke 重新上陣後再次犯罰,累積兩張黃牌後被罰紅牌離場。
港隊再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由Max Threlkeld 為港隊再添得分,以精確的傳球技術為港隊完成了一場漂亮流暢的比賽,最終港隊以47:22告負。
青年軍主帥艾斯普林(Logan Asplin)賽後表示:「最後15分鐘的表現證明了球隊的實力,我們是有潛力的一支隊伍,只是一直未能把握機會。今場比賽,我們已出盡23位未受傷患影響的精兵。如果我們能夠綜合四場比賽的優點,我們便有一支最佳隊伍。但球隊的實戰經驗、比賽管理和執行能力有時還是會令人感到失望,這始終是一支非常年輕的隊伍。」
艾斯普林對球隊的前景感到興奮地說:「這場比賽為球員們注入了一些動力。球隊之間充滿潛力,球員們也看到他們能在這級別上競爭的實力。23員當中,我們將會有14位球員能夠再次在下一屆比賽中出戰,這不是其他隊伍能夠輕易說出的事。」
艾斯普林總結道:「我們的目標不一定只定於勝利,我們聚集了28位具潛質且願意傾盡全力的年輕球員,他們都為中國香港隊抱著同一信念,這實在是難能可貴。」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mited/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世界青年欖球盃2023」第三仗 中國香港青年軍敗陣東道主肯亞
[ 2023年7月26日,香港 ]: 正出戰「世界青年欖球盃」的中國香港U20青年軍,昨日(25日)於肯亞內羅畢以22:16告負東道主,分組賽三戰皆北未能出線,周日(30日)將與美國爭奪第7名,力求打開勝利之門。
上半場比賽流暢,兩隊都有不少得分機會,但主隊在換邊前以15:10領先中國香港隊。
肯亞在開賽5分鐘後先開達陣紀錄,但港隊隨即作出回應,在主隊半場內取得控球權,幾秒後便由後衛Dylan McCann射入罰球,追至7:3。隨後客隊隊長Tyler McNutt 成功達陣,加上McCann射入附加罰球,港隊在12分鐘後反超10:7。惟港隊未能把握時機再下一城,並且被對手獲得罰球機會,將比分扳成10平。
戰至35分鐘,邊鋒Joe Denmark因危險鏟球而被罰離場,肯亞便乘機猛攻,成功獲得第二個達陣,以15:10的優勢完結上半場。
港隊在下半場開始時表現出色,迫使主隊越位犯錯,由McCann 射入罰球將比分差距收窄至15:13。而隨著Denmark 重返賽場,港隊在下半場恢復全力。
在比賽還剩30分鐘時,主隊以身型上的優勢強勢發起進攻,最終成功達陣並踢入附加罰破,擴大比分優勢至22:13。
在餘下的比賽中,中國香港隊雖持控球機會,但幾乎未能有任何發揮,只能再靠罰球將比分差距縮小至22:16。
雖然之後港隊嘗試再次進攻,但有主場之利的肯亞同樣做出漂亮的回應,令港隊未能攻球對方的防守,最終只能以22:16完場。
青年軍主帥艾斯普林(Logan Asplin)賽後表示:「我們今天遇上肯亞那道無法打破的堅牆。球隊的執行力在主隊出色的防守下也未能完全發揮。我們創造了機會,可惜未能把握時機。」
港隊分組賽三戰全敗,周日將改戰名次賽,與美國爭奪第七名。
艾斯普林補充道:「我們期待能夠勝出周日的決戰。美國是典型的強隊,不但準備充足,資源也十分充足,但這是我們最後一場比賽,必定會盡全力應戰。這支大軍將不會再有機會聚首一堂,所以這是球隊的最後探戈。球員們賽後肯定感到受傷和不安,但我們只需再次整裝待發,繼續努力向前,這亦是賽事的真正意義所在。」
隊長Tyler McNutt 雖對賽果感到失望,但他也著眼於球隊的成長,他表示:「從訓練至今,球隊已進步神速。無論是以團隊或個人而言,我們都學到了很多,不只是欖球運動上的體驗,我們也學會成長和堅毅的耐力。」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mited/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2023 London E-Prix Preview
Maserati MSG Racing gears up for Formula E’s Season 9 finale
Lap Length [KM] // 2.090
Lap Record // N/A
Best Finish // P1 [Lucas di Grassi, 2022]
“After seven months and 14 races, Season 9 is almost complete, and it’s been quite the journey. There’s no denying that the season didn’t start off as we hoped, but through a lot of hard work, we’ve been able to put ourselves in a position from where we can fight at the front on a consistent basis. Our turnaround in form – which went from scoring three points in the first six races to taking home 127 in the past eight – is rarely seen in one season, but it’s a testament to the dedication, passion, hard work and raw talent of the people I work alongside. Heading into the final weekend of the season, we’re only 23 points away from finishing inside the top five in the World Teams’ Championship, and we’ll be giving it our all. We need to follow our tried and tested processes, trust in one another, and maximise every opportunity in this final double header.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 this weekend, I’m so proud of the entire team, and everything we have achieved together up until this point.”
“After a good result in race two in Rome,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back out on track in London. As the only part-indoor track on the calendar, the ExCeL is a really unique circuit and it comes with it’s own challenges which I like and I’m hoping that I’ll be able to build upon a successful Rome E-Prix over this weekend.”
“London is a great location to host the finale of Season 9. It’s always a lot of fun to drive here, the track is very unique with the indoor and outdoor section. There are tarmac changes during the lap, very technical corners and I like the flow with the new layout in Sector Three. I’m proud about the turnaround of our season and with plenty of points up for grabs we are all very motivated to finish the season on a high.”
“We are at the season finale of what has been an incredible year for us in terms of experience, achievements, and learnings. After our first Formula E podium at home in Rome and a strong double points finish in Race 14, we have come to London focused on confirming the competitive drive of the last few months. The team spirit is high and the commitment to this new electric adventure has been evident from race to race. There are only two E-Prixs left but some valuable points are up for grabs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The podium is everyone’s objective, but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 Maserati’s first year in Formula E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returns to the track.”
Energy Saving: Traditionally, London has a very low energy sensitivity, but because the FIA are reducing the amount of usable energy available, we should experience a similar level of management to what we saw in Rome and Jakarta.
Overtaking: This energy reduction should promote overtaking, although because of London’s track layout, it will be hard to pass another driver. This will increase the role of Attack Mode during both races, and timing each activation well will be important to maintain track position.
Qualifying: Throughout this season, we have seen that it is possible to fight through the field from the rear, but doing this has a very high energy cost and carries implications later into the race. Qualifying is an area in which we have consistently performed this season, and advancing to the duels is our target. Starting from a higher grid position in London will allow us to fight for better results, more efficiently.
Season Finale: Because London is the last race weekend of the season, we will likely see drivers take more risks. Despite this, we will maintain the same consistent approach as a team. Since the sixth race of the season, we have been building our momentum and after scoring 127 points since Berlin, we want to carry our confidence forward into Season 10.
Season 10: Season 9 has been a season of two halves – the first part was devoted to learning, and the second part was focused on building performance. In London, our goal is to finish inside the top five in the World Teams’ Championship, but the real reward from this season is the momentum we have gained. We are building something strong for Season 10, and we’re targeting a step forward in performance so we can hopefully fight for something much bigger in 2024.
Schedule
Session | Date | CEST | Local Time |
Shakedown | 28/07/2023 | 15:30 – 15:45 | 14:30 – 14:45 |
Free Practice One | 28/07/2023 | 18:00 – 18:30 | 17:00 – 17:30 |
Free Practice Two | 29/07/2023 | 11:30 – 12:00 | 10:30 – 11:00 |
Qualifying One | 29/07/2023 | 13:40 – 14:55 | 12:40 – 13:55 |
Race One | 29/07/2023 | 10:04 – 19:00 | 17:04 – 18:00 |
Free Practice Three | 30/07/2023 | 11:30 – 12:00 | 10:30 – 11:00 |
Qualifying Two | 30/07/2023 | 13:40 – 14:55 | 12:40 – 13:55 |
Race Two | 30/07/2023 | 10:04 – 19:00 | 17:04 – 18:00 |



(Information source & image credit: Maserati MSG Racing)
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惠及逾3萬名學童及其家長 成功增加學童體力活動量
(香港,2023年7月25日)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香港中文大學聯合策劃,並由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的「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於2017年9月展開,是為期六年的先導計劃。目的為設計一套更有效的運動及體力活動模式,透過家校合作及科技應用,從而提升學童參與各種體力活動的效能和動機,及從小培養他們對運動的興趣和習慣。計劃合共邀得35間小學參與,為他們提供全面的配套支援和多元體育活動;同時亦有超過50間支持計劃的友好學校,獲得計劃的專業教練到校支援舉行「童喜動趣味活動班」。計劃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展,惠及多達3萬名學童及其家長,促進本港學童身心均衡健康的發展,累積寶貴的實踐經驗。
計劃旨在為學童和家長提供資源,以增加他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相處的時間。這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可以培養運動習慣,舒展身心。
計劃舉辦的多個活動共吸引了超過30萬人次參與,其中包括學童、家長和其他家庭成員,合共完成了超過9,400小時的「童喜動趣味活動班」,並有超過15萬人次參與了線上運動課程和直播活動。在童喜動聯校親子同樂日中,參加者體驗了不同國家的新興運動及運動潮流,並戴上計劃的運動手帶紀錄活動量。在「爸媽工作坊」和家長講座中,家長也認識其在促進孩子體育素養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透過各種互動體驗和活動,提升了家庭對「優質體育」和「體育素養」的認識。
透過家校合作及科技應用,計劃成功增加了學童的體力活動量,於2
計劃提供的運動手帶配合手機應用程式或網上平台使用,讓家長可以一覽各項體力活動數據。
計劃採用了電子科技和大數據分析技術,以幫助學童持續改進運動表現,包括使用自動化評量基礎動作技能,並透過運動手帶全天候記錄學童的運動量。而家長可以透過手機程式,輕鬆了解子女的運動表現,以評估成效並持續改進。為增加學童的體力活動機會,計劃更提供多樣化活動,讓參加者於校內外都能輕易參與其中。例如於非體育課時段,在校內舉辦趣味運動及「童喜動趣味興趣活動班」,亦提供親子運動班、聯校同樂日、工作坊及不同的獎勵計劃,讓學童有更多機會參與不同運動項目和競賽。
參加者們在計劃中所展現出積極的態度和熱情,讓他們得到「童喜動聯校活動量大比拼」獲獎次數最多學校、「童喜動校園」 金銀銅獎等的表揚及肯定。
家長參與不可或缺,因此計劃鼓勵家長與子女一同學習基礎動作技能,積極提升學童的體育素養。基礎動作技能是進行日常體力活動及參與運動的重要基礎。要讓孩子達到能跑能動之成效,家長必需提供充足的玩耍機會和適當的指導,經重複、變化和練習,才能掌握基礎動作技能,讓學童成長後繼續保持運動的能力、認知、行為、信心和習慣。
計劃透過推行體力活動和遊戲,
計劃統籌及執行總監夏秀禎教授(左)稱,計劃開發的基礎動作技能評估儀利用3D動作檢測,客觀評估學生的基礎動作技能,協助教師提高教學效能及評估的準確性。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陳校長(右)表示,計劃的資源有助教師為體育課程設計融入科技及大數據分析元素。
計劃累計為超過300名來自40間小學的體育教師及其他教職員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包括每年定期為體育教師舉辦工作坊,提供教學資源、教學策略及評估方法,鼓勵體育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提升體育教學和評估的質素,讓他們學習如何設計和執行具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為非體育老師舉辦體育素養講座、健康及體適能評估、「動樂Everywhere」大比拼挑戰及團隊運動等,通過這些互動、體驗和學習活動,讓教師進一步認識和關注自身的健康和體能水平。以上活動都得到教職員的積極參與和正面回饋,能有效地提升專業能力、促進身心健康和團隊精神。
馬會一直致力支持兒童發展,為他們提供全面的配套支援和多元體育活動。一如其他慈善捐助項目,馬會對是次計劃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賽馬及博彩帶來稅款及善款,惠澤社群。馬會不但在財政上支援合作機構,更與受惠機構攜手合作,主辦及合辦慈善項目,開發創新的先導計劃,應對社會需要,並積極創建社區長遠發展的能力。
(資料來源: YELLO MARKETING奕朗體育/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保誠香港網球公開賽2023」蓄勢待發 早鳥優惠門票將於7月24日起公開發售
(2023年7月24日,香港)中國香港網球總會(「網總」)
保誠保險香港行政總裁林智剛先生表示:「
中國香港網球總會會長莫君逸先生表示:「網總很高興宣佈『
公眾可於快達票官網(www.hkticketing.com)
香港網球公開賽督導委員會主席周維正先生強調賽事堅持以社區為本
貴賓包廂現已正式發售,為球迷提供最佳觀賽座位及款待。
圖一:「保誠香港網球公開賽2023」

圖二:本地及海外網球迷熱熾期待再於維多利亞公園網球主場觀賞「
(資料來源: The Fox Creation/「保誠香港網球公開賽2023」)
年度最大型殘疾運動體驗日 「香港殘奧日2023暨杭州2022亞殘運倒數100日」圓滿結束 吸引逾2,500人參與 攜手推動傷健共融
「香港殘奧日2023」於香港體育學院舉行。 (香港,2023年7月23日) 由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主辦,全港最大型殘疾運動體驗日「香港殘奧日2023暨杭州2022亞殘運倒數100日」於今日(7月23日)假香港體育學院順利舉行,吸引近2,600人參與,反應相當熱烈。為提升公眾對殘疾運動的認知及關注,活動特設多元化節目,包括逾20種殘疾運動試玩、展覽、運動員分享及輪椅舞蹈表演。為預備迎接十月杭州2022亞殘運,一眾嘉賓於開幕禮上即場與參加者倒數杭州2022亞殘運100日,並首次邀得杭州 2022 亞殘運吉祥物「飛飛」來港,為香港殘疾運動員打氣。
「香港殘奧日2023」開幕典禮邀請到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先生 GBS,JP擔任主禮嘉賓,並與一眾嘉賓為一年一度的最大型殘疾運動體驗日揭開序幕,當中包括:
- 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會長馮馬潔嫻女士SBS,BBS,JP
- 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名譽會長周一嶽醫生GBS,SBS,MBE
-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先生GBM,GBS,JP
-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先生GBS,PDSM
- 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議員MH,JP
- 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名譽法律顧問黃嘉純律師SBS,JP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先生JP
- 香港殘奧日2023籌備委員會主席張偉良先生BBS
- 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主席梁禮賢醫生
- 杭州2022亞殘運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暨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主席陸子聰博士
- 現役羽毛球運動員暨香港殘奧日2023活動大使朱文佳先生
- 現役乒乓球運動員暨香港殘奧日2023活動大使黃家汶女士
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會長馮馬潔嫻女士 SBS,BBS,JP於開幕禮致辭時表示:「殘奧日今年回歸香港體育學院,成為體院重新對外開放的第一個大型活動實有賴各界支持。未來,我們中國香港殘奧會,將繼續與各界攜手,推動香港殘疾運動發展及帶領中國香港代表團繼續於國際體壇為港增光,促進傷健共融,綻放體壇異彩!」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先生 GBS,JP致辭感謝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一直積極向公眾推廣殘疾運動及殘奧運精神,「上月推出的『殘疾運動員就業及教育先導計劃』反應熱烈,協助殘疾運動員裝備自己,安排合資格的退役運動員受聘於合適的學校或機構工作提升技能,為將來長遠事業發展打好基礎。同時,亦預祝香港運動員在今年十月舉行的杭州亞殘運中再接再厲、盡展所長、續創佳績!」
其後,各主禮嘉賓與運動員黃家汶、溫偉樂及朱文佳組隊體驗殘疾乒乓球及羽毛球,表演賽戰況激烈,觀眾看得相當緊張又投入。
多元化精彩節目:逾20項殘疾運動試玩x杭州2022亞殘運展覽
「香港殘奧日2023」活動體驗區設逾20個殘疾運動試玩攤位,包括:硬地滾球、輪椅劍擊、羽毛球和乒乓球等,讓大眾體驗在身體受限下進行運動,感受殘疾運動員的毅力和勇氣,亦期望殘疾人士能透過活動喚起對運動的興趣,配合殘疾運動員陳浩源、張沅、莊恭源的分享及輪椅舞蹈表演,讓市民加深對殘疾運動的了解。
承接倒數杭州2022亞殘運主題,活動更設展覽展示杭州2022亞殘運火炬「桂冠」、大會紀念品及過去亞殘運獎牌等,讓大眾見證殘疾運動員的傑出成就。杭州2022亞殘運吉祥物「飛飛」更首次「飛」抵香港,於現場坐陣為殘疾運動員打氣。
殘疾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 全力支持運動員生涯發展
此外,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殘疾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亦已開展推廣宣傳工作。計劃旨在為已退役、將退役或現役殘疾運動員在就業、教育與生活技能三方面提供支援,協助運動員於運動生涯後順利轉型。
(資料來源: Yello Marketing/ 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
「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再添两名网坛明星 “十二月盛会”将迎来拉杜卡努和吴易昺
【2023年7月18日,澳门】 MGM和IMG近日官宣了奥运金牌得主贝琳达 · 本西奇(Belinda Bencic)和她的两位好友: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泰勒 · 弗里茨(Taylor Fritz)和弗兰西斯 · 蒂亚福(Frances Tiafoe), 一同参加首届「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今天,赛事又荣幸地宣布网球精灵艾玛 · 拉杜卡努(Emma Raducanu)和亚洲最具魅力的年轻选手吴易昺也将加入本次赛事,令阵容更加星光熠熠。
这场混合硬地比赛将于2023年12月2日至3日在澳门最大的室内体育设施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行,共有四位ATP选手和两位WTA选手参赛,单打比赛将采用三盘两胜制,决胜盘采取抢十。
「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发布会今天于澳门美高梅举行,出席代表包括:美高梅总裁及首席营运官王志琪、IMG网球赛事高级副总裁Luiz Carvalho、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体育局副局长林莲娇、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副局长许耀明及澳门网球总会会长马有友。
精彩纷呈的「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将在星期六进行两场男子单打比赛和一场混合双打比赛,在星期日举行一场女子单打比赛和两场男子单打比赛,并在当晚举行颁奖仪式。
IMG网球赛事高级副总裁Luiz Carvalho表示:「澳门是顶级的娱乐之都,IMG也对与美高梅合作呈献本次为期两天的赛事感到荣幸且兴奋。澳门已经多年没有承办过顶级网球赛事,我们相信澳门是本次高水平网球名人赛的最佳举办地点。」
「我们之前官宣了本西奇、弗里茨和蒂亚福——这三位拥有独特个人魅力的球星将会吸引澳门及周边地区球迷的关注。现在,拉杜卡努和吴易昺的加入会让赛事阵容以及影响力更加强大。」
「这次名人赛与澳门社区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艾玛的中国血统以及美国公开赛冠军头衔让她迅速成为全球闻名的体育巨星。同时,吴易昺作为首位赢得ATP巡回赛冠军的中国选手,他的历史性壮举大大地提升了他在世界网球界的地位。」
美高梅总裁及首席营运官王志琪表示:「『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作为在澳门举办的大型国际室内网球赛事,我们锐意将它打造成为一个非常精彩的体育盛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球运动爱好者及观众来澳观赛,投入网球的欢乐气氛。通过一系列世界级赛事以及名列前茅的球星阵容,为宣传这个城市的魅力创造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体育旅游的最大潜力。」
拉杜卡努突然崛起并进入世界前十行列是经历梦想成为现实的最佳案例。她在202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从外卡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的夺冠之路令人难以置信,在此之后她成为了体育超级巨星,也是体育界最具辨识度的面孔之一。 拉杜卡努今年20岁,由于母亲是中国人,她能够流利地说普通话,她也凭借着出色的球技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赢得了全球粉丝的支持与喜爱。
中国人一直期待拥有一位本土男子网球明星,而这个梦想在2023年初成为现实。吴易昺成为首位赢得ATP巡回赛冠军的中国选手。在接连战胜佛里茨和伊斯内尔(John Isner) 的比赛中,吴易昺多次挽救赛点并最终在达拉斯公开赛捧起冠军奖杯。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体育局局长潘永权表示:「非常荣幸澳门将举办『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并对于多名世界知名网球选手将会驾临这座城市感到相当兴奋,非常期待本次为期两天的网球盛会,以及选手间精彩绝伦的对决。这个国际网球盛事定必能吸引大批旅客,并且鼓励他们延长在澳的逗留时间。」
「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很快将宣布此次豪华阵容中的最后一位男子选手。
澳门网球总会会长马有友表示:「我们对于能够参与这次汇聚各国网球巨星的赛事感到兴奋,并欢迎六名世界级网球顶尖高手在我们的城市里展开激烈角逐。我们期待球迷们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观赛氛围,给予这些杰出选手们热情及难忘的时刻。」
「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门票将于8月1日中午12点开售,有关详情可浏览mgm.mo 或「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官网。
(資料來源: IMG/「美高梅澳门网球名人赛」)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互動巡迴展 進駐香港運動消閒博覽 與市民一起「探索更多」
[2023年7月18日,香港]: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體育學院(體院)舉辦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經已展開,第二站的互動巡迴展將於明日起至7月25日進駐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與香港書展同期舉行的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展位設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C – D02號。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由現在起至2026年期間,邀請本地體壇精英走入社區,向全港市民介紹運動的好處及價值,並以豐富的自身經歷啟發年輕一代。
每年,體院都會為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訂立主題,本年度就以「探索更多」為主要方向,透過一系列的社區活動,鼓勵大眾發掘運動的多元特質,「探索更多」運動的獨有價值。
計劃率先以互動巡迴展打響頭炮,是次互動展覽為本計劃今年內第二個社區外展活動,藉此讓市民進一步了解運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培養體育精神、勇於追求目標、理想和卓越等核心價值,為社區注入活力及正能量,體現「運動+」 的宗旨。
更多珍貴展品
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互動巡迴展首站已於本月初在中環街市The Oasis 圓滿舉行,為期四天的展覽共吸引數千名市民蒞臨參觀。第二站展覽除了精彩的打卡位及互動遊戲外,亦會展出更多精英運動員的珍貴展品,以及全新的「運動科學」體驗區,預期可吸引更多觀眾入場參與。
繼首站展覽成功收集了過百張打氣心意卡後,「打氣速遞」區將移師至第二場互動巡迴展,延續「齊撐香港運動員」的精神,讓市民寫下對香港精英運動員的鼓勵說話。兩站展覽收集得來的心意卡將擺放於體院綜合體育館內,讓即將迎戰多項國際賽事和大型運動會的運動員感受市民對他們的支持,部份心意卡更有機會被刊登於此計劃的社交專頁內。
此外,展覽亦將展出多名香港精英運動員的珍貴物品,包括奧運獎牌運動員張家朗、何詩蓓及李慧詩於比賽或訓練時所使用的裝備,以及其他精英運動員在重要賽事中贏得的獎牌,一系列珍貴的展品令市民可以再次重溫體壇的各個難忘時刻。
探索獎牌背後的強大支援
為配合「探索更多」的計劃主題,展覽特設全新的「運動科學」體驗區,讓市民認識體院如何利用科學數據了解精英運動員的身體及體能特質,從而調整訓練計劃以提升各方面的表現,讓他們充份發揮潛能,為港爭光。
市民可參與體驗區內不同的體適能測試,認識更多關於運動科學的知識,當中包括能計算受傷風險的 Y字平衡測試 (Y-Balance)、適合青少年的生長速度高峰期預測 (Peak Height Velocity)及測試反應和靈活度的閃光反應挑戰。
現場更設有Wattbike訓練單車,透過極面視圖(Polar View)讓參加者了解在踩踏時如何分配動力,從而改善自己的踏板技巧,體驗精英運動員如何透過科技支援達到準確及有效的訓練效果。
而凡參與「運動科學」體驗活動的市民均可獲贈精美紀念品乙份,而在各項表現最佳的參加者更可登上當日的排行榜,與其他參加者一較高下﹗
計劃的未來動向
互動巡迴展覽為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社區外展活動揭開序幕,讓香港市民加深對計劃的認識,了解本地精英運動員的發展路向,以及體院提供的全方位支援。
除此之外,計劃亦將舉辦一連串學校及社區外展活動,包括校訪、聯校分享會、體院開放日、獎牌運動員分享會和運動員工作坊等。各活動詳情容後公佈。
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 – 第二場展覽詳情:
日期及地點: | 2023年7月19日至25日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書展暨香港運動消閒博覽 展位5C – D02 |
開放時間: | 7月19至20日﹕早上10時至晚上9時
7月21至22日﹕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 7月23至24日﹕早上10時至晚上9時 7月25日﹕早上9時至下午5時 |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香港體育學院)
二 零 二 三 年 夏 季 水 球 錦 標 賽 及 青 少 年 水 球 錦 標 賽 – SUMMER NATIONAL & JUNIOR WATER POLO CHAMPIONSHIPS 2023 (2023.07.16)
比賽地點: 灣仔游泳池 Venue: Wan Chai Swimming Pool
日期: 2023 年 7 月 16 日 (星期日) Date: 16th July 2023 (Sunday)
時間: 早上八時至下午七時 Time: 0800 – 1900 hours
比賽組別: 男子公開組、女子公開組、18 歲或以下男女混合組及 14 歲或以下男女混合組 G
獎項: 每組冠、亞、季軍球隊之球員將獲發獎牌
2023夏季水球錦標賽及青少年水球錦標賽分組賽及名次賽成績
2023夏季水球錦標賽及青少年水球錦標賽總成績
比賽照片: 请按此 (Competition Photos Here)
(資料來源: 中國香港游泳總會)
中國香港青年軍需勇敢無懼出戰「世界青年欖球盃」揭幕戰
[ 2023年7月14日,香港 ]: 暌違4年的2023年「世界青年欖球盃」將於明天(15日)假肯亞內羅畢尼亞約大球場展開序幕,中國香港20歲以下男子十五人欖球青年軍首場對陣西班牙,青年軍主帥艾斯普林(Logan Asplin)今日公佈出賽名單。
現身處內羅畢的艾斯普林表示:「在這個重要時刻,大軍面對西班牙需要大膽無懼的勇氣,球隊也是時候成長,我們相信球員們有能力成就大業。」
自2014年「世界青年欖球盃」舉辦以來,是次比賽是香港青年軍連續第六次參賽。
蘇格蘭、烏拉圭、美國和津巴布韋同處A組。 B 組的隊伍分別是中國香港、西班牙、薩摩亞和東道主肯亞。
在歷屆「世界青年欖球盃」中,中國香港隊的最佳成績是2018年的第六名。B組的競爭肯定十分激烈,西班牙、肯亞和薩摩亞全都希望問鼎冠軍。薩摩亞在此比賽中也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戰績,而肯亞也渴望能在主場爭勝。
中國香港隊將於 7 月 15 日(星期六)香港時間晚上9時首戰西班牙;隨後於7月20日及7月25日分別對陣薩摩亞和肯亞,決賽將於 7 月 30 日(星期日)舉行。
球隊早前已出發至荷蘭集訓,並與當地的20歲以下球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為「世界青年欖球盃」備戰。
港隊由香港出生的前鋒Tyler McNutt帶領,配以 Julien Bourron 和Max Threlkeld 等人對比賽形勢的分析和應變能力,球隊的攻擊力不容忽視。
艾斯普林獎勵了多名在對陣荷蘭20歲以下球隊時表現出色的球員,並在替補席上安排了具有影響力的球員,同時也對隊中的速度型球員充滿信心。
隊中有7位來自贏得「亞洲19歲以下男子十五人欖球錦標賽」冠軍的球員,其中包括在亞洲錦標賽上擔任隊長的Max Threlkeld、球隊主將Camill Cheung和Blake Elliott,以及前鋒Marco Conti、David Bennett、Callum Fitzhenry、Fritz Mahn 和Dominic Hedley。
艾斯普林表示:「我們知道西班牙的實力是另一個層次,但我們也會抱著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勝利的心態出戰。這將是一場硬戰,對手也有無比的動力,但我們也是可以放手一博的。」
隊長Tyler McNutt對周六的比賽也興奮不已地說:「這對我們年輕的球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們真的很期待這個機會。對手們都是一些技術精湛且身型龐大的球員,這也是我們主動出擊測試水平的時候。」
請按此觀看賽事網上直播。
「世界青年欖球盃」揭幕戰:中國香港 對 西班牙(7月15日):
1. Sam MARTIN, 2. Jude HARDING, 3. David BENNETT, 4. Callum FITZHENRY, 5. Theo MAG, 6. Tyler MCNUTT (Captain), 7. Marco CONTI, 8. Dominic HEDLEY, 9. Camille CHEUNG, 10. Julian BOURRON, 11. Josh EUSTACE, 12. Oliver PYLE, 13, Max THRELKELD, 14. Blake ELLIOT, 15. Dylan MCCANN, 16. Takuma YAMAUCHI, 17. GLENN HUI, 18. Billy RIGBY, 19 Ciaran DELANEY, 20. Fritz MAHN, 21. Adam BABER, 22. Jamie BLAIR, 23. Joe DENMARK.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mited/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中國香港20歲以下青年軍備戰「世界青年欖球盃」
[ 2023年7月7日,香港 ]: 香港20歲以下男子十五人欖球青年軍已啟程歐洲備戰「世界青年欖球盃」,賽事將於7月15日至30日在肯亞舉行,青年軍主帥艾斯普林(Logan Asplin) 今日公佈大軍名單。港隊與東道主肯亞、薩摩亞和西班牙同處 B 組,賽事冠軍可獲來年「世界青年欖球錦標賽」參賽資格,與國際最優秀的青年軍一較高下。
為物色一批具潛質的香港欖球運動員,艾斯普林和他的管理團隊經過一輪跨地域的徵兵計劃,最後挑選了 28 位運動員代表香港連續第七次參加「世界青年欖球盃」,這亦是自2020年起因疫情而影響世界橄欖球賽的第一個「世界青年欖球盃」。
去年12月,香港的青年軍在疫情后重裝上陣,並連續第七次衛冕「亞洲青少年欖球錦標賽」冠軍,但當時的亞洲區比賽是19歲以下級別的比賽。今仗在肯亞的比賽無論是年齡等級或挑戰程度都大大增加,因此球隊需要更廣泛地徵兵。
雖然過程有點崎嶇,但對艾斯普林來說一切已準備就緒:「我們有很多不同的途徑來挑選最佳人腳,包括本地欖球會、去年的「亞洲欖球錦標賽」、以及「元旦日青少年欖球錦標賽」等,我對基本的大軍人馬感到非常滿意。我們還有很多在國外生活和接受訓練的合資格人才,因此很高興他們也能夠參與,在世界舞台上代表香港出賽。」
對於青年軍的精英球員來說,他們很快便有機會轉戰成年組別,並在不久的將來獲得測試喼帽。香港成年組教練伊雲斯(Lewis Evans)曾兩次邀請20歲以下的球員與男子成年組一起訓練,為 6 月的亞洲欖球錦標賽備戰,其中 20歲以下球員的核心陣容令人印象深刻。
伊雲斯表示:「有五、六名球員曾經參與過我們的訓練,他們能夠從中吸取經驗並將學到的東西給球隊作出貢獻。兩個組別的球隊曾有兩次一起訓練的機會,除了可增強我們的實力外,也可讓他們接觸更多高水平的環境。」
伊雲斯續說:「在成年級別中,有些球員位置後繼無人,因此,這一系列針對20歲以下的青年軍項目非常重要。他們最終有很大機會成為代表香港出戰亞洲欖球錦標賽和欖球世界盃外圍賽的一員。有些球員更有望在短期內從肯亞的『世界青年欖球盃』轉會加入我們。」
對於下一代香港欖球員來說,這條道路是清晰可見的,像20歲以下青年軍前隊長蔡建燊和艾迪亞(Paul Altier)都已在 6 月份舉行的亞洲欖球錦標賽中亮相。很多曾效力青年軍的欖球員亦已成為香港體育學院七人欖球項目中的精英運動員,包括蔡紀駿(James Christie)、史戴爾斯(Hugo Stiles)、郭柏雅、靴貝特(Liam Herbert) 和丹馬克(Max Denmark)。
伊雲斯同意艾斯普林對青年軍人才濟濟的看法,他說:「我們擁有良好的大軍基礎,可以繼續進步,我期待著在球隊在肯亞的表現,並希望看到更多優秀的球員脫穎而出。希望他們能夠過關斬將,回港時為 11 月舉行的成年組比賽做好準備。」
這支 30 人大軍中有 9 位來自贏得「亞洲19歲以下男子十五人欖球錦標賽」冠軍的球員,其中包括Blake Elliot、Camill Cheung和Marco Conti等在超級聯賽中很快便為人熟悉的球員。
球隊板凳深度來自於在海外就學和訓練的球員,他們將為球隊帶來一些額外的體能和經驗。球隊亦有一些球員是來自欖球世家,包括香港七人欖球名將丹馬克的弟弟Joe Denmark、 前香港和斐濟七人欖球教練備加力(Gareth Baber)的兒子Adam Baber。
在正式比賽前,球隊已出發至荷蘭集訓,並於明天(7月8日)與荷蘭20歲以下球隊進行一場熱身賽。
球隊陣容:Blake ELLIOT; Callum FITZHENRY; Camill Martin Marie CHEUNG; Charles AMISTOZO-WARREN; Chun Yim Glenn HUI; Ciaran DELANEY; David BENNETT; Dominic HEDLEY; Dylan MCCANN; Ethan AGREN; Fritz-Gonzales MAHN; Izac Tehanakore MANU; Jamie BLAIR; Joseph Michael DENMARK; Josh BAILEY; Joshua EUSTACE; Jude HARDING; Julien BOURRON; Justin EDEN; Marco CONTI; Maxwell THRELKELD; Oliver PYLE; Samuel MARTIN; Takuma YAMAUCHI; Theodore Angel MAG; Tyler MCNUTT; William RIGBY; Adam BABER.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mited/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正式啟動!
[2023年7月2日,香港]: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體育學院(體院)舉辦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啟動禮於今日下午假中環街市地下中庭The Oasis 舉行。
啟動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文化及公益慈善研究院)鄧詠茵女士及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蔡玉坤先生MH,及三位本地精英運動員,包括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劍擊運動員吳諾弘及壁球運動員何子樂一同為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揭開序幕。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由今年起至2026年期間,將邀請本地體壇精英走入社區,向全港市民介紹運動的好處及價值,並以豐富的自身經歷啟發年輕一代。計劃同時透過巡迴展覽和其他社區外展活動,讓市民進一步了解運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培養體育精神、勇於追求目標、理想和卓越等核心價值,為社區注入活力及正能量。這正好體現「運動+」 的宗旨。
此外,香港精英運動員在未來三年將會迎戰多項重要的國際賽事及大型運動會,市民可透過此計劃以不同渠道及方式表達他們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持,藉此加強市民與香港精英運動員的連繫。
馬會一向重視香港體育發展,並深知運動對個人和整個社會均具深遠影響。因此,將運動推廣至社區不單是馬會的目標,亦是使命。在未來三年,馬會支持體院推行計劃,舉辦多個巡迴展覽和不同的社區外展活動,與大眾分享運動的重要性,並積極透過本地精英運動員的知名度,帶動整個社會的健康風氣。
蔡玉坤先生MH指:「我們很高興與馬會合辦這個對精英運動員和社會同樣別具意義的計劃。在馬會的全力支持下,我們有信心能夠達成目標,將『運動+』 所包含的多個核心價值注入社區,凝聚社會。我們也很高興計劃將為本地體壇精英提供一個提升職場實力的平台,支援他們未來的事業發展,開拓他們人生的第二跑道。」
計劃目標
每年,體院都會為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設定一個主題,本年度就以「探索更多」為主旨,主要方向是鼓勵大眾發掘運動的多元特質,透過一系列的社區活動讓公眾感受運動為身體帶來的好處,更可以「探索更多」運動的獨有價值。
為達至雙贏效果,精英運動員也可透過計劃獲得運動以外的體驗和學習機會,藉此自我增值,提升多方面的技能,增強競爭力,為退役後的事業路向裝備自己。
互動巡迴展為計劃揭開序幕
未來三年將有多項重要的國際賽事及大型運動會舉行,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於今日展開無疑是最好的時機。今日出席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啟動禮的運動員,率先以分享嘉賓身份成為計劃首批的參與者,他們一邊參與展區內的大型康樂棋遊戲,一邊與現場觀眾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和對計劃的看法。首場展覽已於6月29日起至今於The Oasis舉行,而第二場展覽將於7月19日至25日假香港書展暨香港運動消閒博覽舉行。
展覽場內的「打氣速遞」區至今已收集了數百名市民對香港精英運動員的鼓勵說話,出席的運動員看到留言都感到十分鼓舞。
劍擊運動員吳諾弘表示:「我很高興能夠到場支持這個全新的計劃。與一眾運動員一樣,我相信運動帶來很多額外的價值及無限可能,同時我認為這個社區計劃的內容非常全面及精彩。我十分期待以精英運動員的身份走進社區,近距離與市民互動。我也希望在體育項目以外的領域獲得更多經驗,提升公開演講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則表示:「我很喜歡展覽場內的大型康樂棋棋盤,市民可以透過遊戲的過程逐步了解成為精英運動員之路。棋盤也真實地反映了我們追求夢想時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努力過後得到的成果。人生就是如此,旅程中必定會經歷高低起伏,而家人、朋友和公眾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強的後盾。」
壁球運動員何子樂說:「我很榮幸成為啟動禮的一份子,也十分期待能夠在未來三年繼續透過此社區計劃,到不同學校與年青人交流。我衷心希望有一天我的出賽裝備也能成為展品之一。」
計劃的未來動向
互動巡迴展覽是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的第一場社區外展活動,兩場展覽預期可讓數萬名香港市民加深對計劃的認識,了解本地精英運動員的發展路向,以及體院提供的全方位支援。
除了互動展覽外,計劃亦有一連串學校及社區外展活動,包括學校到訪活動、聯校分享會、體院開放日、獎牌運動員見面會和運動員工作坊等。各活動的詳情容後公佈。
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 – 第二場展覽詳情:
日期及地點: | 2023年7月19日至25日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書展暨香港運動消閒博覽 展位5C – D02 |
開放時間: | 7月19日至24日,早上10時至晚上9時
7月25日,早上9時至下午5時 |
圖1:(左至右)壁球運動員何子樂、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蔡玉坤
圖2: (左至右)壁球運動員何子樂、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蔡玉
圖3: (左至右)劍擊運動員吳諾弘、壁球運動員何子樂、
圖4: (左至右)劍擊運動員吳諾弘、壁球運動員何子樂和體操運
圖5: (左至右)劍擊運動員吳諾弘、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和壁球運
圖6: (左至右)壁球運動員何子樂、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和劍擊運
圖7: (左至右)劍擊運動員吳諾弘、壁球運動員何子樂和體操運
圖8: (左至右)劍擊運動員吳諾弘、體操運動員石偉雄和壁球運動員何子樂於賽馬會「運動+」 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互動展覽內的「打氣速遞」區寫下鼓勵字句,為隊友打氣。
圖9: (左至右)劍擊運動員吳諾弘、壁球運動員何子樂和體操運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香港體育學院)
暑假放電!AQ Strong 7月兒童及青少年暑期訓練營
同場加映免費扁平足工作坊 教你擁有健康腳仔!
(香港,2023年7月3日)暑假到,係時候幫小朋友放電!為專業運動員及教練提供訓練的AQ Strong運動表現訓練中心,7月呈獻「兒童及青少年暑期訓練營」,等小朋友喺中心逾萬尺嘅室內運動場,學到多元化嘅專業運動技巧;月尾更有扁平足工作坊,教你預防及矯正扁平足!
AQ Strong兒童及青少年暑期訓練營
日期:7月18、21、23日(星期二、五、日)
鍾意周圍跑嘅小朋友,唔好錯過由AQ Strong專業體能教練主理嘅「兒童及青少年暑期訓練營」!課程擺脫一般訓練嘅沉悶重複性練習方法,利用簡易運動及得意用具,由教練帶領小朋友挑戰一個個有趣小難關,由此學習正確嘅接、投、閃避等運動基本功,同時可矯正姿勢,全面提升兒童嘅反應、協調、自信、合作能力及專注力,一齊向更快、更高、更強進發!
訓練營內容:
D1(適合12-16歲)| 下午2-4時
Day 1 – 轉向運動技巧應用
Day 2 – 直線加速方法學
Day 3 – 反應及敏捷度訓練
D2(適合8–11歲)| 下午3–5時
Day 1 – 速度及跳躍技巧(直線)
Day 2 – 敏捷度與協調能力
Day 3 – 基本運動技巧:接、投、閃避
費用:$950(會員優惠 $900)
小朋友仲有精力繼續玩?AQ Strong另設常規青少年體能培訓課程,針對性培育 8-12 歲兒童 / 12-16歲青少年嘅體能發展,全方位鍛鍊協調、平衡、速度、正確發力方法等,為小朋友打好運動能力基礎,不但能提升專項運動表現,更可減少受傷及勞損風險,有助小朋友日後在運動方面的長遠進步!
AQ Strong兒童及青少年暑期訓練營及體能培訓課程詳情: aqstrong.com/training-youth
AQ Strong兒童及青少年扁平足工作坊
咩係扁平足?扁平足又是否需要處理?扁平足是指足弓高度降低或消失的問題,導致走路或站立時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撐,長遠而言會帶來肌肉疲勞、甚至足部、腿部疼痛等問題。很多人誤以為使用加厚的健康鞋墊可改善扁平足,但事實上加厚鞋墊反而會削弱足弓肌肉自身力量,治標不治本。反觀,近年流行較新穎的改善方法-赤足。適當地進行赤足訓練及穿著赤足鞋能有助大眾恢復最自然的步行姿勢,發揮足部本來的力量,強化足弓,減少痛症。
隨着青少年及兒童足部問題愈趨普遍,AQ Strong運動表現訓練中心特別於暑假期間,舉辦扁平足工作坊,為青少年及家長們全面講解扁平足,並提供適當矯正方法,讓小朋友足部健康成長,預防足部痛症問題。工作坊當日更特設全亞洲首家赤足鞋專門店Barefoot Asia的赤足鞋攤位,歡迎家長為子女揀選一對合適的鞋,周圍跑都可以舒適自在!
日期:7月29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 2時至2時45分
工作坊內容:
- 足弓在身體上的角色、簡單解剖學解說
- 扁平足成因
- 預防及矯正:赤足訓練
報名參加免費扁平足工作坊:bit.ly/AQStrongFlatFeet
(資料來源: Yello Marketing/ AQ Strong運動表現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