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2024 Mar

2024 E-Prix: Maserati MSG Racing victorious in Tokyo

Maserati MSG Racing and Maximilian Günther win inaugural Tokyo E-Prix

The Race In Numbers

Maximilian Günther
Free Practice One // P3
Free Practice Two // P3
Qualifying // P2 [1:19.044, Final]
Race // P1
Positions Gained // +1
Fastest Lap // 1:21.699
Championship Position // P5 [48 points]

Jehan Daruvala
Free Practice One // P16
Free Practice Two // P20
Qualifying // P17 [1:20.395, Group B]
Race // P18
Positions Gained // -1
Fastest Lap // 1:22.568
Championship Position // P21 [0 points]
Maserati MSG Racing
Championship Position // P7 [48 points]

The Report

Maserati MSG Racing secured victory at the 2024 Tokyo E-Prix, with Maximilian Günther winning the FIA Formula E World Championship’s inaugural race in Japan.

Max, who entered the weekend in good form after displaying a strong recovery drive in São Paulo two weeks earlier, showed competitive pace throughout practice and placed third in FP1 and FP2.

Come qualifying, the 26-year-old continued to extract his performance to maximum effect, and by setting the fastest time in Group B, secured his place in the duel stages.

By defeating Porsche’s Pascal Wehrlein in the Quarter-Finals, Max went up against Sergio Sette Camara in the penultimate stage but beat the ERT driver in his head-to-head to compete in the Final.

In the Final, Max displayed a fighting performance against Oliver Rowland but missed out on pole position by only 0.021 seconds to start second. His team-mate, Jehan Daruvala, meanwhile, qualified 17th for the fifth race of his Formula E career.

Starting on the dirty side of the circuit, Max unfortunately lost second place off the line to Edoardo Mortara, while Jehan executed a clean, calculated, and opportunistic opening lap to make up ground.

As the race evolved, Max quickly settled into a rhythm but leveraged his Attack Mode strategy to his advantage, overcutting both Mortara and Rowland to rise to the lead before taking his first activation on lap 14.

Max rejoined the race in third, but with the benefit of extra power, overtook Mortara on track and set out to chase after Rowland, although a Safety Car on lap 20 – deployed for debris – neutralised the race until lap 22.

After resuming his pursuit for the lead after the restart, Max staged a crucial overtake on Rowland on lap 25 and built a big enough gap over the Briton to take his final Attack Mode without sacrificing track position.

Despite facing mounting pressure in the closing stages, Max held the lead until the chequered flag to secure the fifth victory of his Formula E career and the Maserati brand’s second since joining the fully-electric category in Season 9.

After making a strong start, team-mate Jehan unfortunately sustained damage early in the race after being hit by Jean-Eric Vergne in Turn One and finished 18th.

With 48 points scored this season, Max holds fifth in the World Drivers’ Championship, while Maserati MSG Racing holds seventh in the Teams’ Standings, overtaking reigning champions Envision Racing.

Formula E’s 10th season will resume on 13-14 April 2024, for the inaugural Misano E-Prix – the Trident’s home race in Italy.

In Their Words

Maximilian Günther,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An incredible weekend. We were in the top three in every session and almost got pole position, but securing the win feels so special – everybody did an amazing job. I felt great in the car, and we’ve taken some good steps as a team in the last few weeks. Since São Paulo, I think we’ve shown that we have really strong pace and today, we converted it into a win. There was a lot of energy management in the race, but we covered ourselves well, perfectly executed the strategy, and the moves, and did everything we had to do. It’s amazing to win Formula E’s first-ever race in Tokyo, and I’m proud. We need to enjoy this moment.”

Jehan Daruvala,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Firstly, I want to wish a big congratulations to Max! It’s a massive win for the team, and he did a really good job. On my side, my race start was good and I made some good progress over the first few laps, but unfortunately, I picked up some front wing damage after being hit from the side. There is still a lot for me to learn in race conditions so I can maximise my performance, but I’m going to continue to work hard over the coming weeks and push for points at Misano.”

Cyril Blais, Chief Engineer, Maserati MSG Racing
“Today’s race was incredible, and the result is the realisation of months and months of hard work for us as a team. We executed a very well-planned strategy, and we decided to be aggressive – instead of settling for the podium, we chose to push for the win, and I’m very proud of Max and the team for doing such a good job. Jehan was unlucky today and was taken out early in the race through no fault of his own. He’s on a steep learning curve, but we’re continuing to see good progress for him, and hopefully we can target the top 10 with him at Misano. After five races on four very different tracks, we’ve shown great promise and potential so far this season. With our package, we know that we can be competitive almost every weekend, and that gives us all great motivation. I’m confident that we can achieve great things this year.”

Giovanni Sgro, Head of Maserati Corse
“What a day! To win in Tokyo in the first Formula E race on Japanese soil is very exciting and we are happy Maserati has signed its nam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series in a new country. Max was consistent throughout the weekend; an incredible and well-deserved victory for the whole team, which never gives up, and finally, after four rounds in which we battled for the podium and always secured points, we can enjoy the prize. From the very first duels at the front, Max was confident he could win this race and did everything to take the victory. The race was very challenging as always when it comes to a new circuit, and it is even more rewarding to win where no one knows what to expect. Jehan suffered a bit this weekend but he is always ready to learn a new lesson race by race and this circuit was an opportunity to prepare for the upcoming round in Italy, where I am sure he will be able to perform well, eager to show his talent as well. I am very proud of everyone today and we couldn’t be happier ahead of our home race in Misano; this win is a real boost and we can’t wait to get back on track and show what we are capable of in front of the Italian fans. But now, let’s go celebrate!”

(Source of information & image credit: Maserati MSG Racing)

 

2024 Tokyo E-Prix Preview

Maserati MSG Racing looks ahead to the inaugural Tokyo E-Prix

Race Stats
Lap Length [KM] // 2.585
Turns // 20
Lap Record //  N/A
Best Finish // N/A

In Their Words
Maximilian Günther,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Tokyo is an incredible location, and as one of the new races this season, it’s one of the big highlights on the Season 10 calendar. I went there for the first time a few years ago, and since then, 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going back. I love the city’s culture and lifestyle, and Japanese motorsport fans are some of the most passionate in the world. The circuit in Tokyo is a proper street track which offers a variation of technical corners, both low and higher speed. It has a nice flow and is fun to drive in the simulator. Racing in Tokyo is going to be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and I can’t wait to get started in practice.”Jehan Daruvala,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I’m really excited to race in Tokyo this weekend. The circuit is brand new to Formula E, which means that every driver in the paddock will be starting from the same position. As the only rookie on the grid, I’ve constantly been playing catch up to everyone else this season, so having a more even field and competitive reset in Tokyo will give me a good opportunity. Every lap I do in the car is very important for my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but I feel the most comfortable in qualifying, and if I can get a good lap in, I think making it to the duels is a realistic and achievable goal. From there, I’ll take the race as it comes, but hopefully we’ll be able to score a solid top 10 finish with both cars.”Cyril Blais, Chief Engineer, Maserati MSG Racing
“Formula E is momentum-driven, and right now, we’re in a good place as a team. Max is performing well, Jehan is showing more promise after every session, we’ve scored points in every race, and we’ve had at least one car make it into the duels each weekend, so I think we’re heading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Tokyo is one of three new locations that we’re racing at in Season 10 which means that every team is starting from zero. This opens up a lot of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for Jehan who will be on equal footing with the other drivers for the first time all season, but we’re still facing a steep learning curve. We’ve prepared as much as we can, but we still need to maximise all of our available track time. Finishing inside the top 10 with both cars is the target, and looking at our recent form, we think this is achievable.”Giovanni Sgro, Head of Maserati Corse
“Japan is among the protagonists of automotive at a global level and is synonymous with innovation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market for our brand, especially now that we are going through the complete electrification of our range with Folgore, drawing constant inspiration from our work on the track. We are the only Italian brand racing in Formula E and we are happy to share with the Japanese fans our motorsport history and DNA, made up of great racing achievements and a new 100% electric future. For teams and drivers, a new circuit is an opportunity and we hope to perform well in this inaugural race in Japan. Our focus is to be consistent all the way to the chequered flag, to earn more important points and reach our home race in Italy in the best possible shap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hampionship, we’ve proven that we’re always ready for challenges at the front of the grid and we want to carry on the same way in order to reach the podium.”

Weekend Schedule

Session Date Local Time CET
Free Practice One 29/03/2024 16:30 – 17:00 08:30 – 09:00
Free Practice Two 30/03/2024 08:00 – 08:30 00:00 – 00:30
Qualifying 30/03/2024 10:20 – 11:43 02:20 – 03:43
Race 30/03/2024 15:00 – 16:00 07:00 – 08:00

(Source of information & image credit: Maserati MSG Racing)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4」    為亞洲勁旅新設的「Melrose銀劍賽」    中國香港隊大軍名單出爐

 [香港,2024326]距離「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4」不足兩星期,中國香港欖球總會今日(26號)公佈中國香港男、女子七人欖球隊大軍名單,他們將於4月5日至7日於香港大球場亮相首屆為亞洲列強而設的「Melrose銀劍賽」(Melrose Claymore),爭取冠軍殊榮。

未來三個月,中國香港男、女子隊除了準備迎戰新增設的亞洲三角賽 -「Melrose銀劍賽」外,還為爭取成為「滙豐SVNS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的核心球隊而緊密操練。緊接「Melrose銀劍賽」後,中國香港男、女子隊將於五月迎來「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第三站及總決賽(在第三站的比賽,男子組賽事將於德國慕尼黑、女子組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

中國香港男子隊於本月初的「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的次站表現神勇,他們連挫幾支勁旅,強勢躋身決賽,最終僅負東道主烏拉圭,奪亞而回的港隊隨即在「挑戰者系列賽」的積分榜由第七位升至第五位,距離躋身五月總決賽只差一位,中國香港女子隊暫排名第八位;根據賽制,只有排名頭四位的球隊可晉級至五月馬德里舉行的「滙豐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中同場加映的升、降級附加賽。

緊接的六月,中國香港男、女子隊將參加2024巴黎奧運最後一場國際資格賽,跟世界各地列強爭奪最後一張七人欖球奧運入場券,由於只有冠軍才獲得奧運資格,每一場都不容有失。

接下來的兩、三個月,頻密的賽程無疑為港隊提供無窮的機遇,但同時亦要謹慎地分配各球員的輪換。有見及此,中國香港女子隊教練魏翊軍(Andy Vilk)精心組建了一支由16人組成的強大陣容。

這支女子隊擁有幾位經驗豐富的球員,包括隊長高香慧(Natasha Olson-Thorne)、藍嘉敏及莊嘉欣,以及年青新秀如巴達莎米奇拉(Micayla Baltazar)和巴達莎皓兒(Chloe Baltazar)等,還有其他幾位有機會首次出征的球員,她們都被挑選入這16人大軍中,以便教練作最後決定。

中國香港男子隊方面,教練高勳(Jevon Groves)確選了12人參加「Melrose銀劍賽」,包括長期擔任隊長職位的禾獲特(Max Woodward),他缺陣了頭兩站的「挑戰者系列賽」,休息了一段時間後重新歸隊,這將是禾獲特第七次參加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也是他第六次擔任隊長。

男子隊的12人大軍中,有不少經驗豐富的球員,包括華將姚錦成,這將是他第13次在香港大球場亮相,還有李卡度、高凡迪爾(Michael Coverdale)及虎拿當尼(Alessandro Nardoni)。而占士梳亞(James Sawyer)和房傑鋒將首次亮相香港大球場。

由於五月慕尼黑的「挑戰者系列賽」關係重大,不容有失,高勳教練收起兩位正在養傷的主力拜恩(Seb Brien)及丹馬克(Max Denmark)。「達陣」的重任將放在姚錦成及房傑鋒身上,屆時,他們將在一連三日、在4萬名觀眾入座下的大球場盡情發揮,可望承接拜恩及丹馬克於去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中達陣得分的次數。

高勳教練說:「我們正身處一個很關鍵的時刻,香港站的陣容作出一些變動,讓部份球員得到落場的機會,並要好好處理在月初烏拉圭『挑戰者系列賽』中受傷的球員。現有這支『Melrose銀劍賽』的參賽港將都具有豐富的大賽經驗,我們十分期待這支港隊在香港大球場的表現。」

「經過烏拉圭一戰後,我們男子隊確實有機會躋身五月的『挑戰者系列賽』總決賽,所以今次選陣是作多方面的考慮後才決定。

「去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是奪得銀盾後在場內跟球迷互動,這就是我們今年比賽的動力。我亦希望藉著球員優異的成績,吸引更多人參與欖球運動,這是我們其中一個希望做到的目標。」高勳教練出任港隊教練之前,曾於2009-2011年期間效力威爾斯隊。

「我以前也參加過幾屆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雖然不是每次都能令威爾斯隊贏比賽,甚至輸過給港隊,但香港站是我參加過和執教過的最好的比賽之一,這站一直是球員們最想參加的賽站;今年正值香港大球場在翻新後第30年主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能參與其中尤為特別。」

中國香港女子隊隊長高香慧也有同感,她表示:「在我們主場觀眾面前跟世上勁旅比賽,大球場上的一點一滴都是我會珍惜的時刻,能夠在朋友及家人面對在香港大球場比賽,我會銘記於心。」

「除了在比賽中爭取成績外,為女子運動員樹立榜樣也很重要,這樣女孩們才知道她們也可以立志將欖球運動成為職業、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比賽,這些選擇的門永遠為她們打開。我希望見到年輕女孩子看著我說:『是的,我渴望成為香港打女子欖球』。」高香慧早於2007年已獲得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隊長席位。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主席蒲敬思(Chris Brooke)先生表示:「我謹代表中國香港欖球總會祝賀每位入選的運動員,並祝願他們在球場內代表中國香港隊取得佳績。無論輸贏,我們都知道這班運動員在場裡場外都能積極代表中國香港及我們欖球界。」

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女士說:「作爲中國香港欖球代表隊、『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以及滙豐世界SVNS七欖系列賽的長期支持者,滙豐感到十分自豪。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體現國際友誼和卓越運動才華。我們很高興今天能在這裡表達對中國香港欖球隊的支持。他們肩負著成千上萬的本地年輕球員和球迷的希望進入香港大球場。我們相信,他們將為自己及香港爭光。」

「除了支持精英欖球隊伍和比賽,滙豐還積極推廣社區欖球項目。超過 67,000 名來自本地學校的學生透過「滙豐欖球體驗」計劃(HSBC Try Rugby Programme)接觸到欖球運動。」

國泰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女士表示:「國泰一直以支持中國香港欖球運動為榮,我們很高興贊助中國香港欖球代表隊參加今年於『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新增的『Melrose銀劍賽』。」

「從我們的欖球隊身上可以學到很多價值觀,包括我們本土球員向以互相尊重、嚴守紀律及團隊精神見稱,展現了真正的卓越精神、進取心以及不屈不撓的決心,這些正正是國泰一向全心擁護這些價值觀,並將其作為我們品牌文化的基石。國泰團隊向中國香港欖球隊表示熱烈祝賀,祝賀他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並期待著為我們的欖球隊加油,讓他們一起努力實現夢想,並激勵香港下一代運動員。」

首次為亞洲列強而設的「Melrose銀劍賽」,男、女子組各三隊,男子組有中國、日本及東道主中國香港,女子組有中國、泰國及中國香港,為期三日的比賽以循環賽制定出決賽球隊。

中國香港女子隊將於4月5日(星期五)晚上6時22分出戰「Melrose銀劍賽」的揭幕戰,並硬碰中國隊,男子隊將於同日晚上7時24分出場,對手同樣是中國隊。周六(4月6日)的次天比賽,中國香港女子隊將於下午2時09分跟泰國碰頭,男子隊於3時11分跟「宿敵」日本隊對壘。

餘下兩場循環賽將於周日(4月7日)早上舉行- 中國女子隊於早上9時40分對泰國、中國男子隊緊隨於10時03分對日本。完成所有循環賽後,男、女子組最佳兩隊將分別進行決賽,女子組決賽將於周日下午3時28分進行,男子組決賽時間為3時56分。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4」很高興成為一項「M」品牌認可活動,協助提升香港作為亞洲體育盛事之都的形象。獲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頒發的「M」品牌,標誌著緊張、精彩、刺激的大型體育活動。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4」(45-7日):

中國香港男子七人欖球隊成員名單

禾獲特(隊長)、蔡紀駿、高凡迪爾、房傑鋒、靴貝特、李卡度、虎拿當尼、菲立斯、占士梳亞、薩耶斯、史戴爾斯、姚錦成

中國香港女子七人欖球隊成員名單

高香慧(隊長)、歐陽倩怡、巴達莎皓兒、巴達莎米奇拉、陳楚琪、陳芷晴、莊嘉欣、霍山文、馮凱晴、何維銨、許文玲、鄺天曈、林莎芘、藍嘉敏、潘凱恩、韋嘉芘拉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圓滿結束    龍隊協興分別得男女子總冠軍

【2024年3月25日 – 香港】中國香港排球總會主辦的「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已於3月23及24日 (星期六及日)假荃灣體育館圓滿結束,兩日比賽共吸引超過五千人入場觀看賽事。男子組及女子組共8隊頂尖球隊齊聚一堂,為球迷帶來了多場精彩絕倫的比賽。男子組冠軍由龍隊成功衛冕,女子組則由協興登上冠軍寶座,兩隊總冠軍將會代表香港出戰明年舉行的「亞洲排球俱樂部錦標賽」。

經過星期六之四強淘汰賽,於星期日舉行之協興對Victory女子組冠軍戰中,協興首局以25:16先取一局;第二局協興領先17:8,Victory要求暫停後仍未能追回分數,最後以25:12拿下第二局;第三局開局Victory先取2分,隨後緊貼協興得分,但協興於中段發力連取多分成功取回優勢,以25:20勝出,局數3:0贏得女子組冠軍。

龍隊於男子組冠軍戰先贏仁濟一局25:15;第二局仁濟曾領先4分至17:21,其後被龍隊反追至24:24進入刁時階段,龍隊最後勝26:24;第三局龍隊再贏一局25:21,局數3:0衛冕贏得男子組冠軍。季軍戰方面,男子組仁及女子組葵青同樣以局數0:3擊敗對手獲得季軍。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邀請到前中國女排隊長馮坤,及前泰國國家女子排球代表隊主教練Mr. Kiattipong Radchatagriengkai加提蓬擔任頒獎嘉賓,除了頒發男女子之冠亞軍獎項外,兩人亦頒發最有價值球員獎項予龍隊球員鄧步揚及協興球員易穎芯。頒獎禮亦邀請到中國香港排球總會董事 暨 執行委員會主席 趙文憲先生、董事 石徐惠芬女士、董事 暨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賽事組織委員會聯席主席 李玉鳳女士及黃志初先生、執行委員會第二副主席 麥錦燦先生、香港排球聯賽2024銀贊助商M1 Group代表Mr. Kenny Wong及銀贊助商MTSportswear代表Mr. Nathan Tsoi頒發獎項。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賽事組織委員會相信「香港排球聯賽」為本地排球帶來更多的發展和突破,並期望透過每年度賽事,可向各界展示排球運動的潛力與成就,並希望於未來為排球愛好者帶來更多精彩的比賽。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賽事資料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賽果
9:30 女子組季軍賽 國際 vs 葵青 0:3
(20:25, 22:25, 16:25)
16:00男子組季軍賽 青龍 vs 仁 0:3
(22:25, 22:25, 21:25)
12:00 女子組冠軍賽 協興 vs Victory 3:0
(25:16, 25:12, 25:20)
18:30男子組冠軍賽 龍隊 vs 仁濟3:0
(25:15, 26:24, 25:21)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最終排名:

男子組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隊伍 龍隊 仁濟 青龍
女子組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隊伍 協興 Victory 葵青 國際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男子組最佳陣容

最佳主攻 : 蕭昌鴻 (龍隊), 劉卓然 (龍隊)

最佳副攻 : 趙彥嵐 (龍隊), 張藝瀚 (仁)

最佳接應 : 譚竣顥 (青龍)

最佳二傳 : 袁思偉 (龍隊)

最佳自由防守 : 梁溢恆 (仁)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女子組最佳陣容

最佳主攻 : 鄧心弦 (Victory), 彭泳琳 (協興)

最佳副攻 : 李沛錡 (葵青), 黃惠婷 (Victory)

最佳接應 : 杜詠雯 (葵青)

最佳二傳 : 馮芷茵 (協興)

最佳自由防守 : 梁式瑜 (Victory)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
男子組:鄧步揚 (龍隊)   女子組:易穎芯 (協興)

M1 Group 我最喜愛球員獎

男子組:蕭昌鴻 (龍隊)   女子組:鄧心弦 (Victory)

女子組冠軍協興

男子組冠軍龍隊

女子組四強合照

男子組四強合照

女子組最有價值球員易穎芯 (協興)

男子組最有價值球員鄧步揚 (龍隊)

(資料來源:  中國香港排球總會)

 

Maserati MSG Racing stages incredible recovery drive to take points in São Paulo

Maximilian Günther recovers from 40-place grid penalty to finish ninth in 2024 São Paulo E-Prix

The Race In Numbers

Maximilian Günther
Free Practice One // P6
Free Practice Two //  P15
Qualifying // P3 [1:13.041, Semi-Final Two]
Race // P9
Positions Gained // +13
Fastest Lap // 1:15.989
Championship Position // P8 [22 points]

Jehan Daruvala
Free Practice One // P9
Free Practice Two //  P10
Qualifying // P17 [1:14.032, Group B]
Race // P15
Positions Gained // +1
Fastest Lap // 1:15.967
Championship Position // P21 [0 points]

Maserati MSG Racing
Championship Position // P8 [22 points]

The Report

Maserati MSG Racing battled to a top 10 finish at the 2024 São Paulo E-Prix, with driver, Maximilian Günther, recovering from a 40-place grid penalty to finish ninth in Brazil.

The race, which was held around São Paulo’s iconic Sambradrome, marked the fourth round of Formula E’s 10th season, with the series most recently racing in Diriyah, Saudi Arabia, on January 27.

Max and team-mate, Jehan Daruvala, showed encouraging pace throughout practice, although a gearbox and inverter change – strategically made to unlock performance – presented Max with a 40-place grid penalty for the race.

Despite this, the 26-year-old German delivered a fighting result in qualifying, paving his path to the duel stage Semi-Finals from Group B to secure a provisional third on the grid.

Jehan, also from Group B, qualified 17th, but lined up 16th due to Max’s grid penalty. Max, meanwhile, started from 22nd but was forced to serve a 10-second stop-go penalty in the race after being unable to fulfil his full grid demotion.

While Max served this penalty, Jehan maintained his starting position off the line but lost ground as the race evolved, facing an extreme energy saving scenario.

With bumping and banging throughout the field, excessive debris led to a crucial Safety Car on lap seven, which allowed Max to close in on the pack after previously running at the rear.

When the race was resumed at the end of lap eight, Max set out to charge up the order and performed an impressive 11 overtakes in only seven laps to slot into the top 10.

An accident for Nick Cassidy on lap 16 led to a second Safety Car which again bunched up the grid. The race was restarted on lap 19, and Max continued his offensive, next shaping up Stoffel Vandoorne.

He overtook the DS Penske driver on lap 24, and continued to push, next setting his sights on Oliver Rowland and Jean-Eric Vergne, although he slipped back to ninth on lap 30.

Facing a total of three added laps, Max made one final overtaking attempt on Vandoorne but was unable to overtake the Belgian. He claimed ninth at the chequered flag, gaining an incredible 13 positions.

After briefly falling to the back of the field, Jehan also staged a strong recovery and gained three places on the last lap to finish 15th.

Formula E’s 10th season will resume on March 30, 2024, with the hotly anticipated running of the inaugural Tokyo E-Prix – the series’ debut race in Japan.

In Their Words

Maximilian Günther,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Today, we mad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Starting from last with the grid penalty, and then serving the 10-second stop-go was a big task, but we did the best job we could. I tried to save energy at the start, and then we got the Safety Car which wa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race and strategy. From there on, we attacked in order to go to the front. We did some good overtakes, I had a good feeling in the car, and we were always moving forwards with really good pace. The car felt good over the whole weekend, and I think we showed that in qualifying and again in the race. To finish ninth with points from such a circumstance is just an amazing feeling. I think we can all be very proud. It was the best possible recovery and outcome from this strategic penalty, and this will put us in a good position for the rest of the season.”

Jehan Daruvala,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Today’s race wasn’t easy at all. It was my first experience of Formula E’s peloton style, and it isn’t what I expected, but it was good to get some more laps under my belt and I feel like I learned a lot. After four races, I feel quite confident in the car, especially in qualifying. My goal now is to improve my long-run pace. If I can do that, I think we could be in with a shot at points in Tokyo, which will be a new circuit for everybody.”

Cyril Blais, Chief Engineer, Maserati MSG Racing
“Today we executed an amazing race – the whole team is buzzing. After qualifying so well with Max, it’s hard taking such a grid penalty and then to serve a 10-second stop-go penalty in the race, and that came with its own challenges. We planned the strategy in advance, and we took a gamble and hoped for a Safety Car because we needed a bit of luck. The Safety Car on lap seven allowed Max to get to the back of the pack, and to go from last to ninth is amazing. We did a strong execution, Max did some good overtakes, moved to the front when he had to, managed the temperatures well, and we’re very happy with the result. Having to change the gearbox and inverter on his car took a lot of work, and the team are owed a big thank you for such a great effort. As we know, Formula E is a tricky series, and Jehan is on a steep learning curve but he’s making good progress every single weekend. His pace over one lap was strong, and without making an error in his second qualifying run, he could have been in the duels. In race conditions, I think there are still some areas where we can improve, but we’ll regroup and try to achieve more in Tokyo.”

Giovanni Sgro, Head of Maserati Corse
“We made the most of this weekend despite the penalty that forced Max to start from the back of the grid. However, he made a spectacular recovery up to the top ten, bringing home important points. It is always a pity when you have to take a step back after a perfect qualifying, but this is part of motorsport too. Jehan made steady progress throughout the weekend and don’t forget this is only his fourth Formula E race: he is proving that he is always fighting for the best position. We are happy to be back on track and after here we will go straight back to work to focus on the next round in Japan.”

(Source of information & image credit: Maserati MSG Racing)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3月23、24日舉行    雲集八支甲一球隊爭奪總冠軍殊榮

【2024年3月19日 – 香港】由中國香港排球總會主辦之「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將於3月23至24日(星期六及日)假荃灣體育館隆重舉行,男子組四強包括仁濟、龍隊、青龍及仁,以及女子組四強葵青、協興、國際及Victory,屆時將聚首一堂於兩日總決賽中上演連場激戰,爭逐總冠軍殊榮。男女子組總冠軍將獲得代表香港出戰明年「亞洲排球俱樂部錦標賽」的參賽資格。

今屆「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 — 總決賽」將採用單淘汰制取代去年的單循環賽制,並且首次引入視像挑戰系統到本地比賽,透過即時重播協助裁判執法。總會更邀請到前中國女排隊長馮坤,及前泰國國家女子排球代表隊主教練Mr. Kiattipong Radchatagriengkai加提蓬,於24日到場觀賞賽事,並為賽事作頒獎嘉賓。此外,今年度總決賽繼續設有「M1 Group 我最喜愛球員獎」,各球迷可投票支持自己喜愛的球員,男女子組票數最多之球員將可獲得由 M1 Group 送出之禮品一份。

賽事門票現正於「Art-mate」網站發售,票價劃一港幣$60乙張,歡迎公眾人士購票入場觀賞賽事。門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售完即止。
「Art-mate」購票連結:https://art-mate.net/doc/73525

總決賽各場賽事亦會於「中國香港排球總會」YouTube頻道全程直播。

比賽賽程

開賽時間 23/3/2024 (星期六)
隊伍 隊伍
11:00 協興 國際
13:30 葵青 Victory
17:00 龍隊 青龍
19:30 仁濟
開賽時間 24/3/2024 (星期日)
09:30 女子季軍賽
12:00 女子冠軍賽
14:30 女子組頒獎典禮
16:00 男子季軍賽
18:30 男子冠軍賽
21:00 男子組頒獎典禮

圖片一:女子組常規賽冠軍葵青。

圖片二:男子組常規賽冠軍仁濟。

(資料來源:  中國香港排球總會)

 

香港體育學院開放日2024 x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    萬眾期待 市民反應熱烈    數千名市民入場與精英運動員作近距離接觸

[2024  3 17日,香港]: 睽違三年,香港體育學院(體院)於3月16及17日舉辦疫情後首個體院開放日,吸引逾8,000名公眾人士報名參與。今年的開放日由體院聯乘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合辦。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於去年正式展開,旨在促進本地精英運動員與公眾之間的互動交流、加深市民對體院工作的認識,並提升大眾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近年香港運動員於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中屢獲佳績,由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到去年的杭州亞運會,運動員的亮麗成績有目共睹,加上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及明年香港將合辨全運會部份賽事,作為本地精英運動員搖籃的香港體育學院因而備受關注,令本週末舉行的開放日吸引大量關心香港體育的市民親臨位於火炭的精英運動員訓練基地參觀。

開放日為期一連兩天,體院在3月16日(星期六)邀請了多間學校及團體過千名學生及青少年參與;而3月17日(星期日)則吸引大量市民入場參觀。開放日活動包括:體院導賞團、運動體驗、體能測試、精英運動員示範及分享。今年特別增設全新環節「體院與運動科技專區」,讓市民透過一系列有趣的互動遊戲,了解體院在運動營養及生物力學方面對運動員的支援,並進一步認識體院在精英培訓上扮演的角色。

體院主席鄧竟成先生GBS PDSM於開幕典禮上感謝香港賽馬會的支持,令體院開放日得以順利舉行,同時感謝社界各界對運動員的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支持精英體育發展,不但完善政策, 並投放更多資源在精英培訓上,協助有天賦的運動員追求夢想;此外,奧委會、殘奧會、各體育總會及合作夥伴亦一直與我們緊密合作,全面支援運動員,令他們全情投入訓練,在世界各大型運動比賽中發揮所長。」

香港賽馬會與體院合作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多年來馬會捐助超過7億5,000萬港元,支持興建不同設施和推行多項計劃,推動精英運動發展。其中包括在2019年,馬會撥出1.5億港元和特區政府共同設立「運動科研資助計劃」,透過提升運動科學設備及器材、改善運動醫學,協助香港運動員備戰。上年,馬會亦透過贊助體院,推出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以表揚於大型運動會中奪得佳績的運動員。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及公益慈善研究院)鄧詠茵女士表示:「運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亦能為身心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具有推動及凝聚社會的作用,這正正是賽馬會『運動+』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的理念,亦貫徹馬會秉持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以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稅款及慈善捐款,將博彩及獎券收入回饋香港。」

一眾精英運動員,包括白凱文(田徑)、黃純一(劍擊)、劉知名(空手道)、王瑋駿(賽艇)、謝晉軒(保齡球)、蔡欣妍(三項鐵人)、莫宛螢(武術)、朱文佳(殘疾人羽毛球),以及范嘉豪(殘疾人乒乓球)出席開幕典禮,並與公眾分享他們成為精英運動員的心路歷程。

有份參與開幕禮的空手道運動員劉知名在分享時表示:「很高興體院能夠再次舉辦開放日。今天看到這麼多的市民入場,讓我感到香港市民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持力度非常之大,這份支持鼓勵我要加倍努力為香港爭取更好的成績。」

另一位大師姐武術運動員莫宛螢亦顯得非常雀躍:「我非常熱愛參加賽馬會『運動+』英運動員社區計劃這類社區活動,讓我有機會分享作為精英運動員的經歷,從而鼓勵青少年及香港市民接觸運動,勉勵他們要為理想奮鬥,這是我做運動員其中一個重要使命。」(TBC)

開放日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環節是體院導賞團,參加者可近距離參觀體院的世界級訓練場地和設施,加深對體院的認識。此外,十三個體育總會亦於活動現場擺設攤位,透過運動體驗推廣本地精英運動包括高爾夫球、賽艇、欖球、滑浪風帆等。活動當日,不少兒童及青少年參加者更挑戰四項由體院「運動選材及發展部」提供的體能測試,發掘自己的運動潛能。

體院希望通過一年一度的開放日,讓市民走進精英運動培訓重地,藉此加深公眾對體院工作的認識,繼續支持香港精英運動發展。

 (左至右)體院院長蔡玉坤先生MH體院主席鄧竟成先生GBS PDSM、香港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體育專員黃德森先生MH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及公益慈善研究院)鄧詠茵女士,以及武術運動員莫宛螢和空手道運動員劉知名一同出席香港體育學院開放日2024 X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的開幕禮。

 (左二至右二)一眾精英運動員,包括范嘉豪(殘疾人乒乓球)、謝晉軒(保齡球)、胡兆康(保齡球)、朱文佳(殘疾人羽毛球)、莫宛螢(武術)、王瑋駿(賽艇)、蔡欣妍(三項鐵人)、劉知名(空手道)、白凱文(田徑),以及黃純一(劍擊)一同出席開幕禮,與入場觀眾分享他們成為精英運動員的心路歷程。

 (左至右)殘疾人乒乓球運動員范嘉豪、保齡球運動員謝晉軒和胡兆康、賽艇運動員王瑋駿、殘疾人羽毛球運動員朱文佳、體院社區關係及市務總監李忠民先生、體院院長蔡玉坤先生MH、體院主席鄧竟成先生GBS PDSM、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體育專員黃德森先生MH、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體育及公益慈善研究院)鄧詠茵女士、武術運動員莫宛螢、空手道運動員劉知名、三項鐵人運動員蔡欣妍、田徑運動員白凱文,以及劍擊運動員黃純一於香港體育學院開放日2024 X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的開幕禮上合照。

 (左二至右二)三項鐵人運動員蔡欣妍、空手道運動員劉知名、殘疾人羽毛球運動員朱文佳和武術運動員莫宛螢一同出席體院開放日的運動員分享會,大談體院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自己的運動員之路,以及市民對他們支持的重要性。

 體院於31617日一連兩日舉行開放日。今年加設「體院及運動科技專區」,市民可透過一系列互動遊戲,了解體院在運動營養及生物力學方面對運動員的支援,並進一步認識體院的角色。

 體院開放日2024設有多項精彩活動,包括運動體驗、體能測試、精英運動員示範及分享等,增加市民對精英運動發展的了解。

 體院導賞團帶領入場觀眾近距離參觀體院的世界級訓練場地和設施,加深對體院的認識。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香港體育學院)

 

2024/25年度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資助項目今接受申請

【香港,2024 315日】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基金會」)一直致力為香港各體育項目具潛質的年輕運動員提供支持,基金會宣布2024/25年度的資助項目由今日起開始接受申請。申請人必須介乎13至30歲,在其運動或年齡組中被公認為精英的業餘運動員。申請人亦必須符合香港居住滿三年的條件。

2024/25年度的資助項目已是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實行至今的第12屆,一直幫助發掘及培養中國香港體壇的明日之星。

受惠於基金會的運動員全都擁有令人驕傲的成績,而香港首位打入LPGA 巡迴賽的職業高爾夫球手陳芷澄(Tiffany Chan)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陳芷澄自2009年起作為一位前途無限的業餘球手至今成為盈豐國際體育大使,她在高爾夫球之路一直獲得瑞士盈豐銀行的支持。

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最近亦委任兩位香港精英運動員為基金會大使,包括香港史上最優秀的男子職業網球手黃澤林(Coleman Wong)及2023年杭州亞運會高爾夫球男子團體銅牌得主之一的張雄熙(Matthew Cheung)。

目前基金會的受惠者還包括本港首席網球運動員張瑋桓(Eudice Chong)及排名第二的王康怡(Cody Wong),她們都是EFG/HKCTA TOUR TEAM 的受惠球員,第二度取得基金會向中國香港網球總會贊助的資金支持,讓她們出外比賽時得以全力作賽。

成功申請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資助計劃的業餘運動員可獲高達25萬港元的資助,並可靈活運用這筆款項發展運動事業。在基金會的資助下,過去曾獲得資助的受惠者均能負擔培訓、參與海外比賽和專業指導等費用。

瑞士盈豐銀行亞太區行政總裁兼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主席趙善銓先生表示:「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很高興宣布2024/25年度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資助項目現正開放申請。我們一直致力幫助本地男女運動員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我們希望再次吸引眾多在香港各個精英運動範疇表現出色的運動員申請此資助計劃。」

趙善銓先生續說:「陳芷澄、黃澤林、張雄熙、張瑋桓及王康怡等曾受惠於基金會或已成為基金會大使的運動員都以其佳績和良好的表現證明了基金會的核心價值。我們很高興能夠第12度推出此資助計劃,同時亦感謝多年來一直慷慨解囊的贊助者,如果沒有他們的捐助,基金會並不能夠繼續支持運動員為他們的夢想進發。」

評審準則不單是依據申請者的體育成績和具代表性的獎項,還有品格、體育精神、競爭動力以及他們在體育界和社區中成為積極榜樣的潛能。

作為前FIFA 球證、熱愛高爾夫球運動的趙善銓先生補充說:「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很榮幸能夠支持本地體壇中一些最有成就的運動員取得成功。我們期待幫助新一代申請者發揮他們的潛能,積極正面地影響他們的同齡人,並代表香港登上世界舞台。」

關於盈豐青年運動員基金會

瑞士盈豐銀行香港分行於2009年透過贊助中國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青少年精英計劃而涉獵香港高爾夫球球壇。為進一步發展這項計劃,於2009年成立盈豐青年高爾夫球基金會,目的是促進和支持香港青少年的個人及體育的教育和發展。陳芷澄、何雁詩、林子豐、Leon D’Souza等人都是這項計劃的受惠者。基金會於2014年易名為「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以擴大對所有運動項目的年輕本地運動員的支持。目前基金會的受惠者包括高爾夫球手陳婥兒(Chloe Chan)、劉弦(Arianna Lau)和李中堯(Isaac Lee),以及馬術運動員鍾子翔(Vincent Capol)。

瑞士盈豐銀行同時支持的職業高爾夫球手包括香港球手張雄熙、新加坡球手廖廣益(James Leow)和許佳惠(Koh Sock Hwee),以及職業網球手包括香港史上世界排名最高的男子球手黃澤林、本地女子排名第一、第二的網球運動員張瑋桓和王康怡。

報名程序

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資助項目申請只開放予年滿13至30歲的香港合資格業餘運動員。符合申請條件的運動員須於2024年5月 17日晚上11時59分或之前填妥和交回下列申請表:https://forms.gle/sfu5eNFLsxGWGSgv5。評審團將於5月底甄選出10位入圍者進行面試,最後結果由盈豐青少年運動員基金會委員會決定,並於6月公佈結果。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瑞士盈豐銀行)

 

2024 São Paulo E-Prix Preview

Maserati MSG Racing looks ahead to the second running of the São Paulo E-Prix

Race Stats
Lap Length [KM] // 2.933
Lap Record //  1:13.684 [Sam Bird, 2023]
Best Finish // P11 [Maximilian Günther, 2023]
In Their Words
Maximilian Günther,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I’m really satisfied with how we’ve started this season, and I can’t wait to start running again in São Paulo. Scoring top 10 finishes on a consistent basi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Formula E, and by maximising each opportunity we’ve had, that’s exactly what we’ve been able to do so far this season. The dynamic, morale, and spirit in the team right now is high, and I think we’re in quite a competitive position with our package. I liked racing in São Paulo in Season 9, and I felt good from the very first lap I did. I think we’re in store for an exciting race this weekend,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what we can do.”Jehan Daruvala, Driver, Maserati MSG Racing
“I’m looking forward to racing in Brazil, especially after the break we’ve had since Diriyah. As the only rookie on the grid in Season 10, I think the gap we’ve had between races hasn’t been ideal, simply because I want to be driving the car as often as I can so I can continue to gain more experience. But it’s been good to rest up a little bit and to spend time with family, especially before we go into quite an intense run of races. The season so far has been about learning for me, and I’m excited to continue that journey. I had a promising weekend in Diriyah and came close to scoring my first points in Formula E, so hopefully we’ll be able to build on that this weekend.”Cyril Blais, Chief Engineer, Maserati MSG Racing
“We’ve learned a lot so far this season, and looking back on the first three races, it’s clear to see that we’ve taken some key steps forward. We took advantage of the break between Diriyah and São Paulo to really focus on how we can maintain our current performance trajectory, and by determining what went well and identifying where we can improve, we’ve been implement some new solutions. I think momentum is in our favour at this stage of the year, and with a shared outlook and hunger for success across the team, we’re continually driving forward. In Season 9 we saw that our weekend in São Paulo was a key turning point for us as a team, so we’re very excited to race there again, especially with our current knowledge of Gen3 Formula E and our package. As always, we’ll be taking the weekend session-by-session, but if we can maximise our track time in practice and execute qualifying well, I think we could be in with the chance of having a very memorable race.”Giovanni Sgro, Head of Maserati Corse
“After a long break we are eager to race again and return for the second year to São Paulo, a challenging and spectacular racetrack. This last month has been intense for the whole team, focused on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the car in order to be as competitive as possible for the rest of the season, especially with the Italian round just around the corner. We are determined to resume from where we left after a good start of the season, which saw us battle and score important points in the top ten. We are pleased, but there is always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this is one of our priorities starting from Brazil. Both Max and Jehan have already shown that they are hungry and ready to fight at the front of the grid. Having built our history on the track, we can’t be away from the adrenaline for too long.”

Weekend Schedule

Session Date Local Time CET
Free Practice One 15/03/2024 16:30 – 17:00 20:30 – 21:00
Free Practice Two 16/03/2024 07:30 – 08:00 11:30 – 12:00
Qualifying 16/04/2024 09:40 – 11:03 13:40 – 15:03
Race 16/04/2024 14:04 – 15:00 18:04 – 19:00

(Source of information & image credit: Maserati MSG Racing)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四強名單出爐    3月23、24日爭奪總冠軍

【2024年3月12日 – 香港】中國香港排球總會主辦的「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常規賽最後一輪賽事已於3月9及10日 (星期六及日)假荃灣體育館順利舉行。常規賽男子組由仁濟勇奪冠軍,女子組則由去年聯賽總冠軍葵青以全勝姿態稱后。

常規賽的最後四強將會於3月23及24日 (星期六及日)假荃灣體育館進行總決賽。男子組的四強包括仁濟、龍隊、青龍及仁,而女子組包括葵青、協興、國際及Victory。總冠軍將會代表香港出戰明年舉行的「亞洲排球俱樂部錦標賽」。

今屆「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總決賽將採用單淘汰制取代去年的單循環賽制,並且首次引入視像挑戰系統到本地比賽,透過即時重播協助裁判執法。賽事門票將於3月13日 (星期三)上午十一時起於「Art-mate」網站發售,票價劃一港幣$60乙張,歡迎公眾人士購票入場觀賞賽事。門票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售完即止。「Art-mate」購票連結:https://art-mate.net/doc/73525

常規賽最後一輪賽事結果如下: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第七輪
男子組第七輪賽果(2024年3月9日): 女子組第七輪賽果(2024年3月10日):
12:30       賽事一 仁 vs 南華 3:1
(25:21, 23:25, 25:19, 25:17)
10:00       賽事一 KT vs 屯青 3:1
(21:25, 25:22, 25:14, 25:17)
14:30       賽事二 寧逸 vs 盧幹庭3:1
(25:15, 43:41, 22:25, 25:19)
12:00       賽事二 CYT vs 暉庭2:3
(16:25, 27:25, 28:26, 23:25, 12:15)
17:30       賽事三 力臻 vs 青龍1:3
(25:21, 25:27, 22:25, 24:26)
15:00       賽事三 Victory vs 國際3:2
(18:25, 23:25, 25:15, 26:24, 15:11)
19:30       賽事四 龍隊 vs 仁濟1:3
(21:25, 20:25, 38:36, 13:25)
17:00       賽事四 葵青 vs 協興3:2
(25:19, 17:25, 20:25, 25:22, 15:12)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4」常規賽最終排名:

男子組名次 1 2 3 4 5 6 7 8
隊伍 仁濟 龍隊 青龍 寧逸 南華 力臻 盧幹庭
女子組名次 1 2 3 4 5 6 7 8
隊伍 葵青 協興 國際 Victory KT 屯青 暉庭 CYT

圖片一:男子組最後一輪賽事,仁濟以 3:1 擊敗龍隊,以761負獲得常規賽冠軍。

圖片二:葵青以7戰全勝勇奪女子組常規賽冠軍,並獲得總決賽入場券。

(資料來源:  中國香港排球總會)

 

香港體育學院開放日2024 x 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    公眾場超額登記    現加開3月16日特別名額予公眾入場

[2024 年 月 11日,香港]: 睽違三年的香港體育學院(體院)開放日,將於 2024 年3月16及17日(星期六及日)載譽歸來!體院原定於3月16日邀請特定學校及團體參觀,而3月17日則開放予市民參加。由於公眾場次的網上報名反應非常熱烈,當日的名額在兩週內已爆滿;為徇眾要求,體院決定特別加開316日場次的名額,有限度開放予公眾入場。今日起,公眾人士可於網上報名登記3月16日的場次,並親臨位於火炭的訓練基地,進一步認識本地精英運動發展及了解體院的工作。開放日費用全免,截止報名日期為3月15日(星期五)。

近年香港運動員於各大型體育賽事屢獲佳績,由 2021 年的東京奧運會、殘奧運,以至 2023年的杭州亞運會、亞殘運,運動員的亮麗成績令全城振奮!而體院作為香港精英運動員的搖籃,今年將聯乘賽馬會「運動+」精英運動員社區計劃舉辦香港體育學院開放日,計劃將邀請本地體壇精英走入社區,向全港市民介紹運動的好處及價值,並以豐富的自身經歷啟發年輕一代。

參加者可於開放日親臨參加體院導賞團並踏足體院的世界級訓練場地,同時透過多項豐富節目,包括運動體驗、導賞活動及攤位遊戲等,加深對本地精英體育培訓系統的認識。機會難得,萬勿錯過!

  1. 體院導賞團:

跟隨專業導賞員遊走體院,近距離一睹世界級的精英運動訓練場館及設施。

  1. (全新!) 體院及運動科技專區:

現場將首次設有精英訓練科技專區,公眾可透過一系列與運動營養及生物力學相關的小遊戲,全面了解體院如何利用運動科學,協助運動員提升表現。(圖片僅供參考)

  1. 運動體驗區:

超過十個本地體育總會(包括乒乓球、滑浪風帆、龍舟、高爾夫球等)將提供運動試玩,以推廣不同精英運動項目。

  1. 潛能大發現:

公眾人士可挑戰由體院「運動選材及發展」團隊精心設計的體能測試,發掘運動潛能。

  1. 精英運動員示範及分享:

活動當日更有多個由精英運動員親身示範的專項表演,以及與現場觀眾分享成為全職運動員的心路歷程。

體院開放日詳情如下︰

日期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 加開限量公眾名額!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 名額已滿!

開放時間 上午 11 時至下午 6 時

(開幕禮及運動員分享將於3月17日下午 2 時舉行)

地點 新界沙田源禾路 25 號香港體育學院(當天場內不設公眾泊車設施)*
報名方法 免費參加,請掃瞄以下二維碼報名﹕
活動內容** l   體院導賞團(即場報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l   運動科學小遊戲

l   運動體驗區

l   體能測試(即場報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l   運動專項示範

l   精英運動員分享

*參與運動試玩可獲贈體院精美紀念品

* 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體院:乘坐港鐵東鐵綫於火炭站下車,從 A 出口按指示牌步行至火炭鐵路大樓旁的有蓋行人天橋,便可通往體院正門(步行約需5分鐘)。

** 以上活動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香港體育學院)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烏拉圭站    男子隊連贏五場    以亞軍結束南美之旅    女子隊勝出名次賽獲第七名

[香港,2024311] 中國香港男、女子七人欖球隊不枉長途跋涉飛到南美出戰烏拉圭比賽,在香港時間周一早上完成「滙豐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三站比賽中的第二站後,港隊在積分榜一路上升,有助出線五月底馬德里總決賽,這對爭取2025年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的參賽資格至關重要。

結束烏拉圭第二站比賽後,中國香港男子隊在挑戰者系列賽積分榜由第七位升至第五位,女子隊在今站連續兩次擊敗上站亞軍肯雅,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八位。完成三站挑戰者系列賽後(最後一站是五月中德國慕尼黑),在積分榜位列頭四名的球隊將進入五月底於馬德里舉行的總決賽,跟滙豐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位列尾四的球隊進行一次升、降級的附加賽,成績最好的四支球隊將獲2025年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的全年參賽權。

在周一早上的比賽,中國香港男子隊在決賽力戰下以0:28不敵東道主烏拉圭,女子隊在名次賽表現出色,以27:22再次令上站亞軍肯雅稱臣,以第七名完成比賽。

今站南美之旅對中國香港隊而言是沒有退路之戰,中國香港男子隊在上站杜拜表現未如理想,位列挑戰者系列賽第七位,但只有積分榜排名頭四位才獲得出線西班牙的附加賽,所以港隊在今仗是志在必得,儘管跟東道主的決賽遭遇障礙,但能在今站頭五場比賽,包括三場小組賽以及兩場淘汰賽都能發揮出色,及時拉窄排名積分的差距,對出線五月總決賽又拉近一步。

這次南美之旅亦令一向不為所動的團隊留下深刻印象。

中國香港男子隊教練高勳(Jevon Groves)表示:「我對球隊在本周末的表現非常滿意,經過杜拜第一站比賽後,大部份人都覺得躋身五月總決賽是遙不可及,但他們在這裡表現應有的實力,我們已有好一段時間沒發揮到我們最好的一面,但在這周末、在這級別的比賽,是我們隊員齊心合力,打得最好的一次。」

「對烏拉圭的決賽,我們確實感到失望,但我們從中汲取了一些教訓,球員們都很享受在這裡每一場比賽,這很好,以前我們在南美戰績總是不佳。」

中國香港男子隊在烏拉圭僅於決賽見負,可望在下站慕尼黑延續好表現,如願躋身「滙豐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積分榜前四位,得以晉級至五月馬德里升、降班附加賽。

在周一凌晨對肯雅的準決賽一役,華將李卡度表現亮麗,在上半場梅開二度,加上史戴爾斯踢入附加罰球,港隊領先14:0,雖然對方也不示弱,兩分鐘後成功達陣,但港隊仍以14:7完上半場。麥古洛在下半場把握機會達陣,取得他個人在本賽第二個入球,協助港隊領先21:7;肯雅在終場哨聲響起前將比分縮窄,但無補於事,港隊最終以21:14獲勝,首次鎖定2024挑戰者系列賽的決賽席位。

教練高勳表示:「我們跟肯雅的交鋒發揮出色,之前幾場勝利令我們建立起自信,我們堅持作戰計策,成功擾亂對方的節奏,更取得幾個漂亮達陣。在比賽中,我隊打破了肯雅快速而鬆散的球風,他們有一些高大的球員,亦跑得很賣力,我們不斷加強防守,盡最大努力阻止他們入球。」

在決賽對陣烏拉圭,是港隊在今季挑戰者系列賽的第二次碰頭,對上一次是一月杜拜第一站,當時港隊負0:33,今次港隊也未能從對手拿到任何甜頭,這隊東道主在開波一分鐘已成功達陣,加上港隊隊長拜恩因嚴重的足踝傷被逼提早離場,令港隊雪上加霜,對方上、下半場共有四個入球,港隊最終以0:28敗陣。

高勳說:「烏拉圭在這些比賽非常有經驗,我們賽前部署是要一開波就快速啟動,但面對烏拉圭主場球迷的激情及高昂的情緒,且對方很快就達陣,打亂我們部署。這場決賽有點令人失望,因為我們偏離了劇本,未能在壓力下執行戰術。」

「但我們從這場比賽獲益良多,從周末每一場比賽都學到很多,對球員及球隊也了解更多。現在我們可以在下月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及五月挑戰者系列賽最後一站的慕尼黑站,好好利用這些經驗。」

經過頭兩站挑戰者系列賽後,中國香港男子隊目前位列積分榜第五名,與排名第四的德國隊(26分)同分,但由於在得失分上有8分差距,港隊暫時落後一位。五月中慕尼黑站是終極之戰,屆時德國將佔有主場優勢。

中國香港女子隊在八強以17:22些微分差負烏干達,無緣準決賽,但無損她們在周一凌晨的名次賽的決心,再次擊敗肯雅,奪得第七名。

在名次賽中,港隊要員莊嘉欣大演帽子戲法,連續三次成功達陣,肯雅只有一次回應,港隊曾領先17:5;雖然中段對手追近至只有兩分差距,但奧亞娜隨即勇敢向達陣區前衝,加上藍嘉敏賽事還剩幾秒鐘時,取得入球,港隊將比分拉開至27:15,雖然對方最後以一個達陣完場,但無阻港隊在本賽第二次再勝肯雅,比分是27:22。

中國香港女子隊在今站表現令人讚賞,在積分榜上從第十位攀升至第八位,落後泰國一位,今站奪冠的中國娘子軍繼續位列榜首,這亦是中國隊繼上一站後,再奪后冠殊榮,以40分完美稱霸挑戰者系列賽。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男子隊成員名單:

拜恩(隊長)、蔡紀駿、丹馬克、杜靴迪、房傑鋒、靴貝特、李卡度、麥古洛、虎拿當尼、菲立斯、占士梳亞、薩耶斯、史戴爾斯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女子隊成員名單:

高香慧(隊長)、歐陽倩怡、巴達莎皓兒、巴達莎米奇拉,陳芷晴、莊嘉欣、霍山文、馮凱晴、林芷欣、藍嘉敏、奧亞娜、潘凱恩、韋嘉芘拉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LIV GOLF香港站決賽輪峰迴路轉    安沙勇奪個人賽冠軍    Crushers GC奪團隊賽冠軍

 [香港,2024310總獎金高達2500萬美元的LIV Golf 香港站不但吸引了世界頂級的球星前來香港哥爾夫球會參賽,也吸引了破紀錄的觀眾入場觀看,今天決賽輪是賽事搶佔領先榜的最後機會,場上所有球員都變得更積極,全力以赴去專注賽事,賽事過程中每刻都在產生變化,觀眾們的歡呼聲也在場上此起彼落,非常熱鬧。

賽事開局時一度有5位球員並列第二位,前兩輪賽事領先榜首的32歲墨西哥球員安沙(Abraham Ancer)雖然沒有失誤,但也沒有進帳,個人賽的戰況在前半段並沒有太大起落,但團隊的排名變化卻很大,幾乎每個洞都在變化中,賽事進行不到90分鐘已經有4個團隊並列榜首。

個人賽方面,領先的安沙終於打破了自己一直保持穩定的狀態,在5號的3杆洞吞下一個博忌,與此同時查卡拉(Eugenio Chacarra)從後趕上到低於標準杆11杆,與領先的安沙只有3杆之差,當時同時相差3杆並列第二位還有打到6個洞已經收下2個小鳥的史密夫(Cameron Smith)以及西班牙巨星級球員拉姆(Jon Rahm)這兩位大滿貫得主。

在8號洞安沙再次遇上粉嶺的考驗,再掉一杆,跟史密夫的差距縮減到只有2杆。賽事進行到10個洞時,排行榜出現了轉捩點,安沙重拾信心拿下小鳥,把差距保持在3杆;但同時美國公開賽得主麥道爾(Graeme McDowell)也一步步地追上並列第二位的位置。

下午接近4時雨勢忽然變大,領先兩杆的安沙還有4個洞的賽事,他雖然沉著應戰,可惜在15號洞的保PAR長距離推杆沒有進洞,把領先的差距縮少到只有1杆,當時並列第二位的有4人之多,包括史密夫、斯滕森(Henrik Stenson)、凱西(Paul Casey)和奧迪斯(Carlos Ortiz);史密夫憑著16號洞的小鳥一度與安沙打平手,讓賽事懸念再次達到頂峰,現場的觀眾也沸騰起來!

峰迴路轉的事情繼續在LIV Golf 香港站發生,凱西的完成洞(16洞)雖然擊上果嶺,但卻沖進去果嶺後的沙坑,他回切竟然順利進洞拿下小鳥,球場上出現3人並列第一,包括昨天領先的安沙,後來居上的史密夫,以及剛剛拿下小鳥的凱西一樣低於標準杆13杆。

賽事到大概下午5時前,所有球員的18個洞都完成,結果是安沙,凱西和史密夫三人在54洞賽事打成平手,需要在香港哥爾夫球會傳奇的18號洞進行延長加洞賽。首先凱西開球到球道右邊的樹林區,攻果嶺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都給樹枝擋住;其後是史密夫的鐵杆發球,他把球拉到左邊的長草區,也是一個難度蠻高的位置,對於第二杆打上去果嶺雖然有個好的角度,但粉嶺的長草也不是容易應付的;接下來就是安沙的開球,他選擇了他在之前18洞開球一樣的小木杆,穩穩地發球到球道中間。

第二杆首先由史密夫嘗試攻上果嶺,可惜距離沒有打足夠,球落在果嶺前的沙坑裡,結果沙坑救球沒有把握好PAR推,博忌完賽;由於凱西沒有攻果嶺的角度,只好打出一個低飛的一杆到水池前的位置,攻上果嶺後也沒有把握好PAR推,同樣是博忌收杆。

最後是安沙在球道上打出一記漂亮的鐵杆,把球安全的放在距離旗杆大約5英尺附近,用完美的推杆完成小鳥推,結束這個短暫的延長賽,成為LIV Golf 香港站的冠軍!

賽後他表示為自己過去的鍛煉感到很自豪,這位世錦賽得主(WGC-FedEx St. Jude Invitational)同樣擁有2023年度泛美洲男子高爾夫冠軍(2023 Pan American Games),加入LIV Golf 聯賽後首度成為賽事冠軍,他感到很興奮,感恩自己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也很感謝前來觀賽的球迷沒有因為天雨關係而放棄觀賽。

獲得團隊冠軍的是Crushers GC,隊長德尚博(Bryson DeChambeau)、凱西、賀維爾三(Charles Howell III )和拉希里(Anirban Lahiri)單輪以4人低於標準杆14杆,在落後7杆情況下從後趕上超越第二名的Torque GC,成為團隊賽冠軍,也是連續兩周冠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出現了兩個一杆進洞,中午開賽沒多久Torque GC的隊長尼文(Joaquin Niemann)在8號3杆洞打出完美的一杆進洞;在轉場以後Cleeks GC的撒姆加(Kalle Samooja)也因為這個一杆進洞把Cleeks GC 暫時帶到階段性的團隊領先。

這次LIV Golf 賽事能在香港哥爾夫球會成功舉辦,全賴賽會工作人員及合作夥伴的支持,賽後,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先生表示:「粉嶺球場在這星期迎來一場十分精彩的世界級高爾夫球賽事。首個LIV Golf 香港站吸引了來自約 30 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專程蒞臨香港觀賞賽事,同時也看到媒體對賽事的廣泛報道以及眾多觀眾入場參與,我們感到非常高興。」

他續說:「吸引全球的LIV Golf 將比賽辦得有聲有色,更成為了本地的焦點,是向世界展示香港的絕佳平臺。」

個人成績前3(含並列)

1      安沙(Abraham Ancer)                 -7,-8,+2                                              (-13)

T2    凱西(Paul Casey)                         -4,-3,-6                                               (-13)

T2    史密夫(Cameron Smith)           -3,-6,-4                                               (-13)

團隊成績前3

1        Crushers GC  (-35)

德尚博(Bryson DeChambeau (C))、凱西(Paul Casey)、賀維爾三世(Charles Howell III)、拉希裡(Anirban Lahiri)

2      Torque GC   (-33)

尼文 (Joaquin Niemann(C))、穆略斯(Sebastian Munoz)、奧迪斯(Carlos Ortiz)、彭利拿(Mito Pereira)

3  Ripper GC   (-32)

史密夫(Cameron Smith (C))、鍾斯(Matt Jones)、萊什曼(Marc Leishman)、      赫伯特(Lucas Herbert)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V Golf )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烏拉圭站    男子隊保不敗身入四強    女子隊奮戰下躋身名次賽

[香港,2024310] 中國香港男、女子七人欖球隊在烏拉圭舉行的「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第二站次天比賽繼續保持卓越表現。男子隊連續兩日保持不敗之身躋身準決賽,將力拼上站亞軍肯亞。女子隊在第三場小組賽力拒巴布亞新畿內亞後,在8強跟烏干達激戰17分鐘下,只以些微分數惜敗。男女隊都將在周一凌晨名次賽對肯亞。

中國香港男子隊連日來的表現令人讚歎,周日凌晨的最後一場小組賽對墨西哥再次顯現他們必勝的決心。港隊此場以39:0大勝兼「零封」對手;港隊陣中有六位球員達陣得分,包括連中兩元的薩耶斯,其餘功臣有華將房傑鋒、杜靴迪、史戴爾斯、麥古洛及隊長拜恩。完美以三戰三勝完成小組賽及獲取100净勝分的港隊,順利以B組首名出線8強對東加。

對東加的半準決賽甫開波已感受到那股只許勝不許敗的緊張氣氛,東加球員費法達(Walter Fifita)開局不久就被黃牌警告。港隊憑經驗豐富的華將李卡度趁對方打少一人下試圖先開紀錄,他在開賽6分鐘成功達陣,並為港隊打出信心。丹馬克繼續交出好表現,在8分鐘重要時刻把握達陣機會(這已是丹馬克在今站比賽的第四個達陣),加上史戴爾斯踢入附加罰球,港隊在半場以12:0領先。港隊的領先優勢延續至下半場,李卡度梅開二度,率先得分,隊友靴貝特在12分鐘亦成功達陣,當時比分已拉開至26:0,對方在臨完場前才有達陣進賬,但為時已晚,未能扭轉局勢,港隊以26:7大勝入準決賽。

中國香港男子隊將於周一凌晨3時02分跟肯亞爭入決賽,另一場準決賽是南美洲之爭,由智利對東道主烏拉圭。

中國香港男子隊教練高勳(Jevon Groves)表示:「這兩天的比賽都打得很暢順,我們都感到很開心,我們一班球員都很期待跟肯亞的四強戰。」

「今日的天氣很酷熱,但球員們都應對得很好,他們的專業態度應記一功。對東加一場比賽,我們的重點是削弱他們的體能;球員在跟對手的攻防戰中都表現出色,令我們取得幾次漂亮的得分。」

「肯亞在小組賽中表現有些不穩定,但他們在半準決賽(7:5勝烏干達)表現不錯,他們有很強的速度、節奏及力量.我們必需要將我們的體能發揮到極致,亦要加強我們握球在手的把握力。」

「在這幾場比賽,你們可以看到我善用隊中的12名球員,他們在場上表現都十分出色,亦能在重要時刻發揮作用,為球隊爭取得分。」高勳教練特別提到傳接鋒李卡度、史戴爾斯及大演帽子戲法的丹馬克表現突出,為球隊入球出了不少力。

中國香港女子隊在小組賽成績不俗,先在小組第一場比賽爆冷以12:0擊敗上站亞軍肯亞,雖然第二場小組賽以14:27不敵比利時,但周日凌晨對巴布亞新畿內亞,港隊抵住領先被追和的壓力下,以27:14取勝,只可惜在準決賽跟烏干達激戰17分鐘後戛然而止。

小組最後一場比賽對巴布亞新畿內亞,港隊奧亞娜在開局初段4分鐘内已連續兩次達陣成功,助港隊以12:0領先。但對手很快還以顏色,在完半場前已追至12:12平手。下半場港隊沒亂陣腳,重新控制局面,隊員莊嘉欣、歐陽倩怡及隊長高香慧先後有貢獻達陣,令港隊以17:12取得勝仗。

中國香港女子隊跟烏干達的準決賽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角力,港隊開賽時表現出色,很快入局,憑莊嘉欣在開賽一分鐘後即取得達陣機會,連同成功踢入附加罰球的潘凱恩,港隊領先7:0 ;但對手很快回敬一球,比分拉近至7:5,隊長高香慧很快找到達陣機會,將比分拉開至12:5。

下半場烏干達很快入局,球員蘭馬比露(Lydia Namabiro)連續兩次達陣,令港隊首次落後對手12:17,但杭州亞運功臣之一的莊嘉欣很快找到達陣線路並成功為港隊追至17:17平手。在比賽進行17分鐘時,兩隊球員各被罰一張黃牌,最終港隊以17:22落敗。

中國香港女子隊將於周一凌晨3時37分出戰名次賽,跟肯亞再次碰頭爭取第七名。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男子隊成員名單:

拜恩(隊長)、蔡紀駿、丹馬克、杜靴迪、房傑鋒、靴貝特、李卡度、麥古洛、虎拿當尼、菲立斯、占士梳亞、薩耶斯、史戴爾斯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女子隊成員名單:

高香慧(隊長)、歐陽倩怡、巴達莎皓兒、巴達莎米奇拉,陳芷晴、莊嘉欣、霍山文、馮凱晴、林芷欣、藍嘉敏、奧亞娜、潘凱恩、韋嘉芘拉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烏拉圭站    男子隊旗開得勝連贏兩場    女子隊爆冷力挫上站亞軍肯雅

[香港,202439] 中國香港男、女子七人欖球隊周五(8號)在烏拉圭舉行的「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第二站小組賽取得開門紅,為日天比賽打了強心針。

周五的比賽中,中國香港女子隊率先上場硬碰一月杜拜第一站挑戰者系列賽的亞軍肯亞,港隊憑隊長高香慧兩次成功達陣以及隊中頑強的防守,以12:0爆冷「零封」強頑的肯雅,令對手目瞪口呆。

打開勝利之門的中國香港女子隊在同日第二場小組賽,未能延續首場勝仗的威勢,以5:24告負。港隊在開局大部份時間都能扺擋住比利時的猛烈攻勢,可惜在臨完半場前被對手連續兩次達陣成功,港隊以0:12落後。換邊後的港隊沒得到任何甜頭,比利時隊再次梅開二度,將比分進一步擴大,港隊落後0:24;雖然隨後有港將韋嘉芘拉成功達陣,但為時已晚,最㚵港隊以5:24完場。

中國香港女子隊在首天比賽後錄得一勝一負,在B組暫時位列次席,香港時間周六晚上10時59分出戰小組最後一場比賽,將對巴布亞新畿內亞。

中國香港男子隊在烏拉圭首天比賽表現大勇,甫開波已給人眼前一亮,在小組第一場比賽面對「宿敵」日本,港隊以42:7大勝,創下兩隊交鋒史上最大的勝仗比分。

港、日之戰由杜靴迪先開紀錄,他在開場僅兩分鐘已找到對方缺口,成功達陣,今仗傷癒復出的史戴爾斯緊接成功踢入附加罰球,港隊領先7:0。手風甚順的港隊沒停下腳步,隊友李卡度、丹馬克、拜恩前後建功,在完半場時,港隊已拉開比分至28:0。

下半場仍是中國香港男子隊主導全場,李卡度及拜恩食髓知味繼續找到達陣的路線,再次達陣成功,再次主理附加罰球的史戴爾斯及菲立斯亦應記一功,港隊以大分42:0領先,日本只能在臨完場前一分鐘取得一個達陣,但為時已晚,港隊最終以42:7取得小組第一場勝利。

中國香港男子隊休息數小時後越戰越勇,在小組賽第二場比賽以19:14擊敗上一站亞軍智利,港隊陣中的丹馬克大演帽子戲法,連中三元,助港隊保持不敗之身。

年青的丹馬克延續港隊入局快的強勢,開局一分鐘已找到對方缺口,成功達陣,加上史戴爾斯的附加罰球,港隊領先7:0,但智利隊很快還以顏色,並在完半場前兩度達陣,令港隊落後7:14。

下半場一開局,達陣功臣丹馬克再次展示他的突圍能力,在今場比賽第二度成功達陣,加上史戴爾斯的附加罰球百發百中,港隊此刻追至14:14平手。賽事進入高潮,丹馬克再次成為奠勝英雄,在尾段再次突破對方防線瞓身達陣,港隊終以19:14奠定勝局。

港隊隊長拜恩賽後表示:「能夠以兩場勝利去展開烏拉圭之旅,我們都感到很高興,每次跟日本的對抗都很艱難,而能在智利身上取得勝仗,這些都令人很驚訝。今晚我們帶著喜悅回到酒店,但我們目光已放在半準決賽。」

「我們有信心一路走下去,上一站(一月第一站挑戰者系列賽)有點令人失望,所以我們會認真對待每一場比賽,我們會在淘汰賽階段繼續努力,希望能殺入決賽。」

完成小組賽頭兩場比賽後,中國香港男子隊以6分領先B組的智利(4分)及日本隊(3分),暫居B組榜首,周日凌晨12時40分將對同組的墨西哥隊。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男子隊成員名單:

拜恩(隊長)、蔡紀駿、丹馬克、杜靴迪、房傑鋒、靴貝特、李卡度、麥古洛、虎拿當尼、菲立斯、占士梳亞、薩耶斯、史戴爾斯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女子隊成員名單:

高香慧(隊長)、歐陽倩怡、巴達莎皓兒、巴達莎米奇拉,陳芷晴、莊嘉欣、霍山文、馮凱晴、林芷欣、藍嘉敏、奧亞娜、潘凱恩、韋嘉芘拉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LIV GOLF香港站第二輪賽事    各路英雄無懼挑戰盡展所能

[香港,202439 全球觸目總獎金高達2500萬美元的LIV Golf 香港站今天進行第二輪賽事。經過昨天,球員對球場更為熟識,加上今天天氣涼快,濕度高也讓一向具備挑戰性的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變得更友好。今天球員的表現更為進取,希望爭取更多優勢進入明天決賽輪的賽事。

雖然天氣讓果嶺速度變得友好一點,但也有11.2 的速度,而且草紋變化多端,所以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依然考驗到球員的技術,他們要施展渾身解數以應付各種難題,特別是球賽下半段時間下著毛毛細雨及刮著風的情況下。

正如Iron Heads GC 隊長韓裔美國名將羅相昱 (Kevin Na)用雙博忌開局,然後接下來博忌,再來第3個洞也吞下雙博忌,徹底把他昨天賺回來的杆數差一點歸零,但他在粉嶺的第18號洞攻果嶺一點也沒有畏懼,第2杆直接放在洞口邊上,順利拿下小鳥,這一杆盡顯身價讓現場觀眾歎為觀止!他單輪拿下8個小鳥以及一堆失誤,今天成績68(-2),排名並列23。與羅相昱同病相憐的還有文森特(Kieran Vincent),他開局就3個連續博忌,幸虧在13號洞搶到一個老鷹,目前他單輪74(+4),排名50。這兩位球手的表現也印證了粉嶺球場的難度和公平性,有賞有罰。

第二輪的領先的球員依然是昨天領先的墨西哥球手安沙(Abraham Ancer),他今天交出零失誤紀錄,單輪拿下8個小鳥,其中11至14號洞連抓4鳥。今天他沉著應戰,完賽後他表示今天有些機會沒有把握好,但也拿下了一些長推。他在18個洞中只有錯過了2次果嶺以及4次球道,證明這位喜歡創造擊球軌跡的球員在粉嶺球場上也能充分運用個人智慧克服難度。他表示今天的天氣變化對他沒有影響,而明天決賽輪也不會作出任何策略改變,他會用最大的耐心去面對球場以及競爭對手的威脅。

2022年度英國公開賽冠軍史密夫(Cameron Smith)今天單輪64杆(-6)沖上並列第4位,他一直覺得香港哥爾夫球會的傳統式球場很合適他的發揮,希望明天他有更好表現,挑戰領先球員;同樣並列第4的還有另外兩位大滿貫得主,瑞典名將斯滕森(Henrik Stenson)及西班牙巨星級球員拉姆(Jon Rahm),他們今天有不錯的表現,對於LIV Golf 香港站的冠軍寶座還是虎視眈眈。

當然更有機會挑戰領先者的就是兩位暫時並列第二的球員,他們是90後美國的瓦爾納三世(Harold Varner III)以及00後的西班牙天才球員查卡拉(Eugenio Chacarra)。他們目前落後領先者5杆,在變幻莫測的粉嶺球場可以說是絕對有機會挑戰領先的球員。

賽後瓦爾納三世提到他只管享受打高爾夫的樂趣,不去想太多其他的事情,希望明天能保持耐性把自己最好的拿出來。而查卡拉很感恩那麼年輕(23歲)就有機會參加這麼大型的比賽,5杆差距或許是在常規賽是一個大的差距,但他相信在LIV 之中機會還是有可能出現的。

團隊賽方面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由西班牙球手組成的Fireball GC 目前因為有領先球員安沙的15杆進帳,加上隊友查卡拉和隊長加西亞(Sergio Garcia)的貢獻,今天以低於標準杆28杆暫時領先團隊的賽事。團隊第二名是Ripper GC,暫時落後領先團隊3杆。明天賽制將會把隊伍全部4人算進去團隊總成績之中,團隊冠軍誰屬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值得一提就是除了球員開始對粉嶺球場熟識之外,前來觀賽的球迷也迅速融入不一樣的LIV Golf 氣氛。場內的每個發球台和果嶺也站滿了觀眾,特別是幾個主辦方為球迷提供的貴賓包廂及沿路的觀眾帳篷,跟慣常的嚴肅表現相比,今個賽事氣氛變得更為放鬆,球員與球迷之間的互動與歡呼也活躍起來,而球場的各種佈置都能感受到LIV 高爾夫運動的活力與時尚!

是日的另一個觀賽亮點就是美國人氣電音潮人Gryffin 在賽事結束的一刻就馬上登上觀眾村主舞台,為現場球迷帶來國際級的娛樂體驗,讓整個擁有135年歷史的香港哥爾夫球會熱鬧起來!

個人成績前3(含並列)

1      安沙(Abraham Ancer) (-15)

3      查卡拉(Eugenio Chacarra); 華爾納3世(H Varner III) (-10)

團隊成績前3(含並列)

1        Fireball GC                              (-28)

2        Ripper GC                                (-25)

3        Cleeks GC                               (-22)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V Golf )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烏拉圭重燃戰火    男子隊跟「宿敵」日本抽中同組    女子隊首場硬拼上站亞軍肯雅

[香港,202438] 休戰接近兩個月後,「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第二站賽事今日(8號)起一連三日於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重燃戰火,中國香港男、女子隊在人選上作出些微變動,希望創造佳績;經抽籤後,香港男子隊跟「宿敵」日本隊在今站同處一組,再次同場鬥技。

一連三站的「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將決定能躋身2025年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的隊伍誰屬。經過今年一月第一站比賽後,肯雅及中國隊分奪男、女子組盃賽冠軍,中國香港隊則排在男子組第七位以及女子組第十位。

男、女子組各有12支球隊爭奪冠軍殊榮,今站跟中國香港女子隊同處B組有杜拜第一站的盃賽亞軍肯雅以及比利時、巴布亞新畿內亞。首站奪女子組冠軍的中國隊,跟波蘭、捷克及巴拉圭同處A組,而C組隊伍包括阿根廷、烏干達、泰國及墨西哥。

中國香港男子隊今站與第一站亞軍智利、亞洲「宿敵」日本及墨西哥同處B組,挑戰重重。第一站盃賽冠軍肯雅跟東加、格魯吉亞及葡萄牙處於A組,C組有東道主球隊烏拉圭、德國、烏干達及巴布亞新畿內亞。

中國香港隊日前定出男、女子隊各13名隨隊球員名單,最後上場的12人將在比賽前確定;男子組方面,港隊保留第一站的十名球員,傳鋒韋兆新(Russell Webb)及前鋒麥堅尼韋斯(Pierce MacKinlay-West)將缺席次站,由經驗豐富的虎拿當尼(Alessandro Nardoni)及傷癒復出的史戴爾斯(Hugo Stiles)與另一位前鋒占士梳亞(James Sawyer)在烏拉圭並肩作戰。

中國香港女子隊有較大的陣容調動,教練魏翊軍(Andy Vilk)換了四位球員,隊長之一的李念殷、前鋒陳穎、後鋒何維銨、林莎芘(Sabey Lynam)今站全部休戰;換入的球員包括於去年11月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亞洲區巴黎奧運資格賽有份上陣的霍山文(Shanna Forrest)及馮凱晴,還有巴達莎姐妹皓兒及米奇拉(Chloe Baltazar及Micayla Baltazar),以及林芷欣。

隨隊的香港七人欖球隊總教練莊保羅(Paul John)表示:「這旅程非常漫長,足足30小時飛行時間,因此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訓練,但賽前一星期我們練得不錯。」

「我們已經知道今站的分組形勢有一段時間了,所以相對於第一站的杜拜站,我們的準備功夫做得更足。」

「女子隊的備戰受到部份球員因事未能隨隊的影響,但男子隊的備戰情況良好,今次陣容多為經驗豐富的球員,虎拿當尼及史戴爾斯受傷後的康復訓練做得十分努力,他們現在都很健康,隨時準備重返戰場。」

莊保羅補充說:「女子隊的備戰確實甚具挑戰,幸好今仗加入霍山文及馮凱晴,她們在杭州亞運表現出色,加上巴達莎姐妹回歸是件好事,她們一直訓練有素,亦有很好的體能底子。」

根據賽程,中國香港男子隊一開波就要面對場場硬仗,必須要進入最佳的作戰狀態,頭場將於香港時間星期六(9號)凌晨12時55分對陣「宿敵」日本,緊接在同日早上6時04分硬撼上站亞軍智利,男子隊第三場小組賽將於周日(10號)凌晨12時40分對墨西哥。

女子隊首戰於香港時間星期五(8號)晚上11時36分展開,他們率先惡鬥上站亞軍肯雅,第二場於9號凌晨4時04分對比利時,同日晚上10時59分出戰最後一場小組賽對巴布亞新畿內亞。

「我們已做了最好的準備,球員們也很期待上場比賽,第一日的比賽很重要,第一場就對日本隊,我們雙方交手過很多次,包括今個賽季也是,我們都很了解日本隊,今仗也不例外,而智利更不用說,他們在上一站已躋身決賽。」

小組頭兩名及兩支最佳第三名的球隊可躋身至淘汰賽階段,通過八強和準決賽的爭奪後,決出季軍及金牌戰隊伍。每一場比賽都至關重要,因為在全部三站挑戰者系列賽完結後,位列頭四排名的球隊將進入五月底於馬德里舉行的總決賽,屆時,他們將與滙豐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位列尾四的球隊來一次升、降級的附加賽,成績最好的頭四名獲得2025年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的全年參賽權。

「毫無疑問,這個挑戰者系列賽競爭十分激烈,不單止每場比賽都很重要,每一攻一守都很重要,每時每刻都很重要,因為大家都在努力爭取更大的分差,甚至在淘汰賽階段取得更好的名次。港隊每一員都知道這一點,如果我們有野心要躋身到馬德里的總決賽,我們就需要一場出色的表現去提高我們現有的排名。」2024挑戰者系列賽的第三站亦是最後一站,將於五月於波蘭克拉科夫舉行。

所有參加「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的亞洲球隊將於下月4至7日亮相香港大球場,出戰「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新增設的「Melrose銀劍賽」,這項比賽的「Melrose銀劍賽」是由蘇格蘭七人欖球發源地Melrose欖球會捐贈以示支持。為期三日的「Melrose銀劍賽」將以循環賽制進行,男子組有中國、日本及東道主中國香港,女子組有中國、泰國及中國香港,屆時必有一番龍爭虎鬥,為「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增添色彩。

蒙特維多站港隊賽程(香港時間)

男子B組:

3月9日(星期六)凌晨12:55am(對日本)

3月9日(星期六)早上6:04am(對智利)

3月10日(星期日)凌晨12:40am(對墨西哥)

女子B組:

3月8日(星期五)晚上11:36pm(對肯雅)

3月9日(星期六)早上4:04am(對比利時)

3月10日(星期日)晚上10:59pm(對巴布亞新畿內亞)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男子隊成員名單:

拜恩(隊長)、蔡紀駿、丹馬克、杜靴迪、房傑鋒、靴貝特、李卡度、麥古洛、虎拿當尼、菲立斯、占士梳亞、薩耶斯、史戴爾斯

「世界七人欖球挑戰者系列賽」(蒙特維多站):香港女子隊成員名單:

高香慧(隊長)、歐陽倩怡、巴達莎皓兒、巴達莎米奇拉,陳芷晴、莊嘉欣、霍山文、馮凱晴、林芷欣、藍嘉敏、奧亞娜、潘凱恩、韋嘉芘拉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萬眾矚目「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4」分組結果揭曉

 [香港,202438]: 距離「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4」尚餘不足一個月,大會今日(8號)公佈最新的分組結果,香港作為滙豐SVNS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八站中的第六站,並於4月5至7日在極具標誌性的香港大球場上演,勢成國際體壇矚目一戰。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欖總)行政總裁麥偉彬(Robbie McRobbie)高興地表示,他正期待一場又一場緊張刺激、扣人心弦的精彩賽事,他說:「大會在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僅餘四星期的時候,公佈分組形勢,是我們賽事籌備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為賽事注入活力,亦讓球迷由現在開始為自己最期盼的比賽對決,以及最喜愛的娛樂表演,作好準備。」

由12支世界最強的球隊組成的男子隊,最受關注是於本月(3月)初在洛杉磯站勇奪盃賽冠軍的法國隊,是A 組的頭號種籽球隊,同組有斐濟,這支傳統勁旅暫列世界系列賽積分榜第三位,還有排名第五的澳洲及第十二位的加拿大。

B組首號種籽有上站亞軍英國隊,同組有今季所向無敵的阿根廷,這支南美洲球隊已連贏三站系列賽(包括12月南非開普敦、1月澳洲珀斯、2月加拿大溫哥華),被列為B組的二號種籽,同組還有系列賽排名第六的新西蘭及第八位的美國。

在C組中,現在積分榜排名第二的愛爾蘭是該組的頭號種籽,他們在一月的珀斯站及本月初的洛杉磯站獲得季軍,同組有系列賽排名第七的南非隊,他們在系列賽揭幕戰(杜拜站)取得冠軍,此外,還有排名第十的西班牙及第十一的薩摩亞

女子組方面,澳洲及新西蘭隊在過去六站比賽中勢均力敵,各自取得兩站的勝利。澳洲率先奪得頭兩站(杜拜及開普敦)盃賽冠軍,新西蘭在第四站溫哥華及第五站洛杉磯奪冠,而第三站珀斯的冠軍則由愛爾蘭奪得。

毫無疑問,澳洲及新西蘭娘子軍進佔世界系列賽積分榜頭兩位,完成頭五站系列賽後,澳洲以總分90分暫領先榜首,新西蘭以四分之微的86分列第二位;第三至第五位的排名依次為74分的法國、64分的美國及62分的加拿大。

女子A 組由新西蘭領銜,同組有法國、巴西及英國,澳洲隊位列B 組首號種籽,同組包括南非、愛爾蘭及斐濟,暫列積分榜第四位的美國編在C 組,與加拿大、日本及西班牙同處一組。

世界欖球總會七人欖球總經理沈本德(Sam Pinder)表示:「歷屆『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一直受到全球各界的注目,無論是對球員、球隊還是球迷來說,香港站都冠絕其他賽站;2024年也不例外,將會是難忘的一年。」

「隨著七人欖球在巴黎奧運會的倒數計時已展開,加上滙豐世界欖球系列賽在今季改良比賽模式,預計球場上的比賽會為球迷帶來前所未有的刺激、場邊的娛樂會讓觀眾目不暇給。」沈本德提醒各球迷,是時候準備盛裝打扮裝束,好好享受世界最頂尖的男、女子球隊近距離顯技。

今屆同樣受到球迷重視,還有為亞洲列強新增設的「Melrose銀劍賽」(Melrose Claymores),比賽將於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期間進行,為期三日的比賽將以循環賽制定出決賽球隊,男子組有中國、日本及東道主中國香港,女子組有中國、泰國及中國香港,屆時必有一番龍爭虎鬥。

欖總行政總裁麥偉彬表示:「今年我們推出『Melrose銀劍賽(Melrose Claymores)』,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香港一直很重視及支持亞洲七人欖球運動的發展,並年復年為觀眾帶來頂級亞洲球隊在香港大球場獻技,『Melrose銀劍賽』這項亞洲三角賽也不例外,將為大家帶來連場扣人心弦的比賽。」

三日的比賽將於周五(4月5日)揭開戰幔,香港大球場將於當日早上7時半開放給球迷入場,頭兩小時先進行小型欖球及青少年欖球的比賽,第一場正式比賽將於早上10時半舉行,打頭陣是女子C組賽,由加拿大對日本。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開幕禮將於晚上6時42分舉行,時間剛好安排在兩場「Melrose銀劍賽」之間,球迷欣賞開幕禮之餘,亦可為中國香港的男、女子隊落力加油。首天最後一場比賽是世界系列賽男子A組,由法國對澳洲,晚上8時58分開賽,約於9時半完結。

周六(4月6日)的正式開賽時間是早上9時半,大球場將於早上7時開放入場,同樣有小型欖球娛賓;下午2時09分有「Melrose銀劍賽」女子組第二場比賽,由中國香港對泰國,賽後將會有小型欖球員繞場一周,同場,牙買加傳奇「雷鬼樂隊」The Wailers將作現場表演,將全場觀眾的情緒帶至最高點。緊接另一個萬眾期待的比賽,是3時11分上演的「Melrose銀劍賽」,由中國香港男子隊面對「宿敵」日本隊,在極具標誌性的香港大球場決一高下。

重頭戲之一的世界系列賽的男、女子組盃賽八強,將於周六下午3時34分展開,晚上6時47分開始名次賽,當天最後一場名次賽約於晚上8時半完成。

壓軸一天的周日(4月7日)比賽將於早上9時40分開始,大球場於早上8時開放,場內先上演青少年欖球賽。當天的正式比賽由兩場「Melrose銀劍賽」展開,先是女子組由中國對泰國,然後是男子組由中國對日本,緊隨是一連串的世界系列賽名次賽及盃賽準決賽;不少香港球迷關注的「Melrose銀劍賽」,女子組決賽於下午3時28分舉行,男子組緊接在3時56分進行。兩場「Melrose銀劍賽」決賽後,將由美國殿堂樂隊Journey主音Arnel Pineda上場,為觀眾帶來精彩表演。

下午5時10分將展開連場獎盃爭奪戰,先由男、女子季軍開始,緊隨是晚上6時13分上演女子組盃賽決賽,壓軸的男子組冠軍戰將於晚上6時53分展開。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4」的三日套票至今已售出超過34,000張,是疫情以來首次接近售罄。

門票在官方網站有售:www.hksevens.com。三日門票的持票人可觀賞30支世界級勁旅上演共74場精彩的七人欖球賽,期間更可享受兩小時的星級現場音樂表演,以及一連三日無間斷的娛樂活動。欖球界的最大型派對門票只需港幣1,950元。12歲或以下的兒童可購買兒童票,票價為港幣950元。兒童門票先到先得。

世界系列賽分組:香港站

男子組

A組:法國、斐濟、澳洲、加拿大

B組:英國、阿根廷、美國、新西蘭

C組:愛爾蘭、西班牙、薩摩亞、南非

女子組

A組:新西蘭、法國、巴西、英國

B組:澳洲、南非、愛爾蘭、斐濟

C組:美國、加拿大、日本、西班牙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LIV Golf 香港站 – 球手「重返校園」

LIV Golf 與中國香港高爾夫球總會合作    來自Iron Heads GC 的球星出席於聖公會榮真小學舉辦的兒童高爾夫球訓練班

[香港,202437]  :   首屆LIV Golf 香港將於202438日至10日在香港哥爾夫球會隆重登場!在賽事正式開始前,LIV Golf 的其中一支隊伍,Iron Heads GC 的隊長羅相昱(Kelvin Na及隊員香妻陣一朗(Jinichiro Kozuma)、李真明(Danny Lee文森(Scott Vincent昨日出席了一場高爾夫活動,為聖公會榮真小學的學生指導高爾夫技巧。活動與中國香港高爾夫球總會合辦,是「LIV Golf League」 為全球高爾夫運動「釋放潛力」和永續發展計劃的一部分。

羅相昱(Kelvin Na– IRON HEADS GC

問:你能簡單介紹一下今天高爾夫活動的情況嗎?

羅相昱: 我們Iron Heads 團隊今日探訪了聖公會榮真小學,並向他們介紹了什麼是LIV Golf 和Iron Heads。 學校本身有一個高爾夫課程,中國香港高爾夫球總會將我們和學校連繫起來。我們為參加的學生示範了一些切球技巧和基本的打球技巧,整個活動都很不錯。

問:你能告訴我們更多有關LIV Golf 「外展計劃」(Impact Program)所涉及的範圍嗎?

羅相昱: 我們一直在努力發展高爾夫運動。我們也努力將此運動介紹給新的觀眾,務求將高爾夫運動發展得更遠更大。你必須把這運動推介給下一代,並看到學校有高爾夫課程。我喜歡他們使用威夫球(Wiffle Balls),比較安全及有趣。

我看到那些孩子們很享受他們所做的事,也喜歡打高爾夫球,真的很捧。我感覺好像不久之前我就是他們之中的其中一員。

我問這些孩子是否有一天想成為職業高爾夫球手,我很高興看到很多同學都舉起了手。所以希望有一天,他們能成為職業高爾夫球手,並為下一代做相同的事情。

問:是什麼驅使你接觸高爾夫球?你對這類活動及青少年發展有什麼看法?

羅相昱: 我接觸高爾夫運動的時候與這些學生們的年紀差不多。我父親是一位高爾夫球高手,以前我們每周都會去觀看高爾夫球比賽 —這就是我初初接觸高爾夫球的形式。我第一次入場觀賽應該是八、九歲的時候,所以我覺得這個歲數是開給學習高爾夫球的好時機。希望有一天,其中一些學生會成為職業運動員。即使沒有成為職業球員,也可以享受高爾夫球帶來的樂趣。這將是人生的一大收穫。

問:香港球迷和小孩子今個星期首次來到LIV Golf 時可以期待看到什麼呢?

羅相昱:我想他們會很開心的。我認為這是一種不同風格的高爾夫,感覺比較悠閒,音樂也會令人更投入賽事。我相信觀眾會樂在其中。我希望香港的觀眾、高爾夫球迷和青少年都能夠入場感受並支持LIV Golf。

關於LIV Golf 香港站:38日至10

 萬衆矚目的LIV Golf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香港站將於2024年3月8日至10日首次登陸歷史悠久的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LIV Golf 致力於為球迷提供完整的體驗。在球場外,持票的觀眾可沉浸在就滿活力的觀眾村內,享受音樂、互動體驗和美食佳餚。

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體驗高爾夫球運動的魅力,持有普通門票的成年人可帶同一名12歲或以下的青少年免費入場。

更多賽事資訊及門票詳情,請瀏覽LIVGolf.com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LIV Golf )

 

兩位傳奇球星撒力菲、甘比斯重臨香港大球場    助力「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4」

 [香港,202436]: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4」即將迎來在香港大球場舉辦30周年。為紀念這個歷史時刻,「香港七欖」邀請兩位歷屆「Magnificent 7」最優秀的球員,包括來自斐濟的傳奇球星撒力菲(Waisale Serevi及澳洲的甘比斯(David Campese於4月5至7日重臨舊地。

這兩位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標誌性人物曾於2015年獲球迷選為歷屆最佳賽事成員,他們將率領「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大使團,在今年4月的七欖周期間與球迷互動。

撒力菲與香港大球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在1989年首次亮相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甫一亮相就展示了驚人的球技,他「小魔術師」的綽號也牢牢地烙印在球迷心中。1997年及2005年這兩屆在香港舉行的世界盃,撒力菲帶領球隊在香港大球場兩奪冠軍,他最終於2013年在香港這福地登上世界欖球名人堂。

同樣令球迷津津樂道的還有澳洲傳奇甘比斯。他曾12度亮相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每一次都令香港球迷讚嘆不已。他在80年代曾協助澳洲隊創造輝煌歷史,在七年間贏得四個盃賽冠軍。甘比斯憑出色的速度和天賦,在側翼所向披靡,其著名的「步兵操」招牌動作,無不令球迷拍案叫絕、令對手無計可施。甘比斯為國家披甲101次,取得64次達陣,他是澳洲勳章成員,並入選世界欖球名人堂。

今屆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大使團成員還包括前新西蘭七人欖球隊隊長科比斯(DJ Forbes。他於2008年獲世界欖球總會頒發國際七人欖球年度最佳球員大獎。這位隊長成績斐然,曾六奪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冠軍殊榮,他的同胞文尼爾(Huriana Manuel作為七人欖球及十五人欖球雙料國手,也會現身香港大球場。

今年應邀訪港的欖球界名人還包括一眾來自北半球的明星球員,有前英格蘭國腳艾芳絲(Maggie Alphonsi MBE。她可以說是女子欖球界的先驅,曾連續七次贏得六國欖球賽的后冠,是女子隊際運動中最知名的女將之一;來自威爾斯的羅拔斯(Jamie Roberts曾三奪六國賽冠軍及兩奪大滿貫錦標;訪港名單還有法國勾球前鋒基撒(Benjamin Kayser,他小時候曾跟家人短暫旅居香港,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的國際七人欖球賽曾做過小球僮,在場邊「執波」,他對欖球的熱愛可以說是源於香港。同樣跟香港結下不解緣的是在香港出世的前蘇格蘭隊長巴克萊(John Barclay

前英格蘭國家隊球星哈斯高(James Haskell退役後成為DJ,他將重返香港大球場與眾同樂,在開幕之夜在球場舞台展示他的DJ技巧;在過去10年,James一直以DJ身份進行表演,曾在著名的Ministry of Sound及Ibiza Rocks等場所演出。

一支由國際級巨星組成的隊伍需要本地球星領軍。這任務交由前香港女子七人欖球及十五人欖球隊隊長鄭家慈負責,她將是這支團隊強而有力的支柱。

為慶祝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在標誌性的香港大球場舉辦第30周年,上述這一眾受人敬重的球壇翹楚將在整個七欖周末與球迷有眾多互動,為活動增添星光和激情。

門票在官方網站有售:www.hksevens.com

三日門票的持票人可觀賞30支世界級勁旅上演共74場精彩的七人欖球賽,期間更可享受兩小時的星級現場音樂表演,以及一連三日無間斷的娛樂活動。欖球界的最大型派對門票只需港幣1,950元。12歲或以下的兒童可購買兒童票,票價為港幣950元。兒童門票先到先得。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4」球迷反應熱烈    預計回復疫情前爆滿場面

[香港,2024年3月1]:「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4」將於4月最後一次在極具標誌性的香港大球場舉行。2025年,賽事將移師至嶄新的啟德體育園。購票反應熱烈,今屆賽事預計能重回疫情前門票售罄的爆滿場面。

「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的賽期為4月5至7日,門票的銷情十分理想,目前已售出34,000張三天通行入場券,佔賽事座位分配總供應量超過百份之85。

多年來,香港大球場孕育了無數七欖傳奇人物,這項賽事也推動了世界系列賽的發展,也令七人欖球成為奧運會項目。

今年「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即將告別一個標誌性場地,並於明年移師到啟德的另一個地標。因此,4月的香港站比賽將別具意義,成為七人欖球界的終極時刻之一。

今屆賽事重新吸引了海外遊客的興趣,2024年的海外門票銷售量已恢復至總銷售量的百分之42, 比2023年的百分之23及2022年疫情期間的百分之3有所增加。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欖總)行政總裁麥偉彬(Robbie McRobbie)確認了這一銷售數據,並對門票快將售罄的走勢表示樂觀,他說:「現在距離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還有一個月的時間,門票只剩餘數千張,我們相信賽事有望回復至疫情前的爆滿狀態,並有信心打造另一個充滿娛樂性的周末去道別大球場。」

麥偉彬續說:「今年能恢復全場滿座,彰顯了香港作為亞洲頂級旅遊和國際盛事之都的地位。過去數十年來,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一直不遺餘力為穩固香港這一地位作出貢獻。」

除了緊張刺激的比賽外,娛樂活動一向是「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2024年也不例外。早前已公佈的音樂演出陣容包括牙買加「雷鬼樂隊」The Wailers 、美國殿堂樂隊Journey 主音Arnel Pineda ,還有前英格蘭國家隊和愛爾蘭雄獅隊球星James Haskell 退役後成為DJ ,他將重返香港大球場與眾同樂;而香港代表有「小巨肺」之稱、曾參加《全美一叮》的譚芷昀(Celine)和新晉女團Lolly Talk。

最新加入「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的有著名系列電影《哈利波特》中飾演雙胞胎的韋斯萊兄弟,現實中他們是一對孖仔占士和奧利華菲比斯(James Phelps & Oliver Phelps),他們應邀來港拍攝精彩片段及幕後花絮,將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城市內的所見所聞、在大球場上你、我、他的一舉一動攝入鏡內,說不定你會是這對孖仔的拍攝對象!他們二人已率先製作了一些有關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片段,並已上載到各自的Instagram 上(@jamesphelps_pictures)及(@oliver_phelps) 。

城中七欖

一如既往,在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前的傳統七人欖球周,有著林林總總的活動,除了傳統的香港足球會十人欖球賽和九龍欖球節十人欖球賽外,還有超過20場以各種形式進行的交流會,包括早餐會、早午餐會、午餐會、酒會、晚宴,以及由領事館、商會、社團,當然亦有本地欖球會舉辦的峰會。

今年,中國香港欖球總會將與「香港品牌」合作,於4月3日(星期三)舉辦「運動與可持續發展峰會」,欖總亦將於4月3至4日與港怡醫院共同主辦「香港國際體育與急症醫學研討會」。

這將是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七欖周,也是慶祝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在標誌性的香港大球場舉辦30周年的最佳方式。

門票在官方網站有售:www.hksevens.com

三日門票的持票人可觀賞30支世界級勁旅上演共74場精彩的七人欖球賽,期間更可享受兩小時的星級現場音樂表演,以及一連三日無間斷的娛樂活動。欖球界的最大型派對門票只需港幣1,950元。12歲或以下的兒童可購買兒童票,票價為港幣950元。兒童門票先到先得。

(資料來源: Elite Step Asia/ 中國香港欖球總會)